第(1/3)頁 太皇太后宮里面,清鶯跪在地上給太皇太后念佛經。她確實會認的字不多,這還是她做了太子良媛之后,心血來潮之下學的字。 當年從彼時還是皇后的太后娘娘宮里出來時,她什么字也不會認。她只是因為長的像皇后娘娘,性子像皇后娘娘,所以才被送去了東宮。 除此之外,她沒有任何長處。于是就開始認字,至少不用做睜眼瞎吧。 皇后娘娘心疼她,請了一個女先生給她,讓她能讀書,認字,清鶯心里是很感激的。她時常想,要是這般能活一輩子,也未嘗不可。 她低著頭,正好磕磕絆絆的念到了一句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便也心里有了虔誠之心。 若是世間真有神明,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請您保佑小盛這輩子平平安安。 她念完了,微微抬頭去看太皇太后,她半瞇著眼睛,手里轉著一圈佛珠,慢慢吞吞,像是正在參佛。 清鶯的腿跪著有點疼,她這個人,雖然活在宮里面,但卻跟與世隔絕似的,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 說起來,她也算活得好了,陛下仁善,皇后娘娘更是對她好,要什么就給什么,平常有了好東西,總是要送一份來。 有時候有人在她這里挑撥,說皇后娘娘只是為了做給陛下看,但是清鶯知道,皇后娘娘是真對她好。要不是她自己不配,年歲也不合適,她是真心想叫皇后娘娘一句姐姐的。 所以她在宮里,活得很好。活得好,便不知道世道險惡。她想,如今就算是太皇太后想對她做什么,她也沒有法子,索性就跪直了,也不給皇后娘娘丟臉。 太皇太后見了,笑起來,“你不用害怕,不過是讓你來念念經罷了。” 她讓秦嬤嬤將人扶起來,“這宮里面,如今還配在哀家面前念經的也不多了。太后……不提也罷,是個蠢貨,皇后是皇帝的香餑餑,哀家可不敢碰,便想著了你,你也好歹是個妃,在哀家這里念經,也算是有資歷。” 清鶯就松了一口氣,“能給太皇太后念經,是臣妾的福氣。” 她就念得更加的虔誠,太皇太后看見她這般,倒是稀奇。皇帝的后宮里,皆是些跟這后宮格格不入的人。 皇后是個心善的,單純的,若是這后宮里再有個精明的妃子,皇后必然不能像如今這般安然度日。 偏偏皇帝給皇后找了個靜妃,這就更是個沒心眼的。皇后如今的心思還要想想才知曉,但是靜妃的心思,卻在臉上馬上就能看的出。 但這般的人,就好拿捏。 太皇太后拍拍身邊的位置,讓清鶯坐過去,“靜妃,你對剛剛的經書可有見解?” 清鶯懵了懵,“沒有啊。” 讀了這么久,真的只記住了一句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她想了想,遲疑的道:“是要讓人從善么?” 太皇太后笑了,點頭道:“是,讓人從善的。” 她從手上摘了一串佛珠戴在了清鶯的手上,“你啊,是個心善的孩子,哀家很喜歡,哀家這里清凈的很,你要多來走走。” 清鶯真是摸不著頭腦。 太皇太后這是什么意思? 她戰戰兢兢的回去了,跟皇后娘娘道:“臣妾總覺得心里不安。” 還把太后戴在她手上的佛珠給折筠霧看,“娘娘,您說,她是什么意思?” 折筠霧就把太后得罪太皇太后的事情說給她聽,“無事,你盡管去吧,該怎么著就怎么著。” “這佛珠,既然賞賜給你了,你便收著,陛下幫你兜著呢,你不要怕。” 她還給清鶯送了許多綾羅綢緞,“馬上就要三月了,桃花一開,便是滿宮的紅,你也做件桃色的衣裳穿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