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那一天后,事情就進入了僵局。但太子并不對她冷臉相待,只依舊對她好。 折筠霧生辰那日,太子珍而重之為她戴上了給她準備好的木手珠。 手珠看起來好像是一種灰撲撲的木頭打造出來的,乍一看并不顯眼,但是她自己摸得出這是好木頭。 這兩年來,跟著殿下吃好的,也看了很多好的東西。殿下也喜歡在多寶閣上擺上珍寶若干,其中便有一些好木頭。 她閑著無聊的時候,也會把它們都認認,免得將來殿下讓她拿什么的時候,她不知道。 木頭也有好幾種顏色和質地,這種灰撲撲似的,她就沒見過。 她靜靜的坐在那里,都不似從前好動了,只打聽,“殿下,這是什么木?” 太子也是第一回見著這種木。他之前只在書上看見過,沒想到劉太監竟然能找來。 他摸了摸她手上的手珠,“叫善玉?!? 它并不出色,在太子看來也不是最名貴的木頭,但還算價值不菲,書上說戴著跟玉一般,能養身體,那就給小丫頭戴著正好。 本是讓劉太監去做玉手串的,但劉太監找了許久,也沒能找來好玉卻低調的,于是太子干脆換了個念頭,找了善木來。 “好幾串小細珠子繞在手腕上,也能遮住一些傷疤。” 他摸摸她手腕上的傷疤,見已經比第一年淡了一些,這才放心。 “不疼了吧?” 折筠霧點頭,“早就不疼了。” 她的手應該是易留疤,不然也不會留疤這么久。不過想要全部沒有印記是不可能的,還得留著一些。 但她是個奴婢,端茶倒水的,也不用手上無痕。 “只要殿下不嫌棄奴婢就行了,奴婢自己沒事的?!? 太子摸摸她的頭,委實覺得她是個好丫頭??粗舯?,但有時候又很通透,他牽著她的手去寫字,“這些日子,你功課都不勤了,實在不好?!? 折筠霧便很是愧疚。那日殿下說他要想想后,她的心就靜不下來了。殿下會怎么處置她? 她還是有些不安的。她很怕殿下讓她去別處當差。可殿下沒有,他依舊格外寵她,甚至更寵她了。 她被他當做一個寶貝似的捧在了手上,輕言細語的教導,也不再總捏她的手,臉,最多就是牽著她的手走。 她反而很希望殿下來摸摸她的臉,笑著喊她乖丫頭,好姑娘。 她想要回到從前,可又開不了口。 折筠霧其實發現自己的良心挺壞的,什么好事都要自己得到。 她摸著手珠,感受著殿下對她的好,有一瞬間,她想對殿下說奴婢愿意做侍妾,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她終究還是跟劉太監他們沒有什么區別,她也有自己的心思,并不是完全忠于殿下的。 她回到屋子里面,春隱和夏隱正在挑頭花。晚間楊太監要給她辦一桌,幾個奴才都跟殿下告了假,要吃一個時辰的席。 春隱和夏隱是不知道折筠霧和殿下之間的事情,正歡歡喜喜的給她挑頭花。說句老實話,折筠霧今天的日子可太重要了,過了今天,她就是吃十五歲的飯,那便是能直接談婚論嫁的年歲。 殿下對她的寵愛愈發盛,她們也是能看的出幾分的。許是過了今年,明年她們就要對著她喊主子,哪里還能這般跟她說話。 筠霧是個好姑娘,沒有傲氣,也好相處,以后她真做了娘娘,那于她們也是好的。 兩年里,三人也算是朝夕相處的,情分都在,她以后想要在后宮站穩腳跟,必定是需要她們的,而她們也需要她,拋卻姐妹情誼,她們三個聯手才是正確的選擇。 兩人就笑盈盈的道:“壽星公,你今日要穿戴好些,將殿下給你畫的衣裳樣式穿上吧?我記得你做出來了的。” 殿下給她畫了一件桃花為點綴的衣裳。桃花瓣在袖口,桃花枝穿過衣襟,枝節上的花蕊做紐扣,春隱看著花樣子便覺得好,筠霧的手藝也不差,想來做出來不差。 折筠霧其實今日也想穿給殿下看的。但是她現在跟殿下的關系……她覺得自己還是不穿了吧。 “算了,等以后吧。” 春隱還要再勸,但夏隱卻已經看出了什么,連忙拉住她,笑著對折筠霧道:“不穿也好,今日吃你最喜歡的烤全羊,油多辣子多,若是弄臟了,一身的油煙,就糟蹋衣裳了?!? 折筠霧正愁找不到借口,連忙點頭,“是啊,別糟蹋了衣裳。” 春隱就也看出來了,折筠霧這是有了心事。 夏隱拉著春隱出去,“她都心事重重好幾日了,我不打聽,你就沒看出來?” 春隱還真沒看出來。她這些日子忙著跟秋隱斗法,都忘記管折筠霧了。 如此一聽,道:“不會是跟殿下鬧了什么事情出來……是已經……” 夏隱搖頭,“殿下寵愛于她,若是真侍寢了,如今這會子已經成了咱們的主子,不會還住在宮女的屋子里?!? 這倒也是,殿下寵她的勁大家看著都覺得羨慕。 春隱小聲抱怨自己的臉,“我要是再好看些,說不得也能混個侍妾做做?!? 夏隱呸了一聲,“你別胡說?!? 春隱笑道:“我就說說,就說說?!? 兩人先去了楊太監那邊,“怎么樣,她喜歡吃的都準備好了嗎?” 楊太監就數,“棗糕,藕餅,蝦餃,豬蹄,烤全羊,牛肉面,豬油拌粉……哎,筠霧喜歡吃的可多,我能做的都做出來了?!? 其中棗糕是必備的。她實在是愛吃這種糕點。 楊太監:“云州姑娘喲,愛吃棗糕怕是刻在了骨子里?!? 他又返過身去熬高湯,一邊動勺子一邊道:“怎么是你們兩個過來了,筠霧呢?” 春隱自然不會說折筠霧心事重重的事情,笑著道:“殿下給了她一個好生辰禮,那丫頭感動的很,正在屋子里面抹眼淚珠子?!? 楊太監也沒有懷疑什么,他在劉太監那里已經聽說了太子要送的東西——畢竟這老狐貍遍尋不到玉的時候,也曾經求教過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