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要這般費勁心思的去想,太子殿下瞬間連給其他人送禮的心都沒了。 但這是必然要去想的。 太子想了一會,問折筠霧,“你自小在家里,都是如何跟你阿爹相處的?” 普通人家的父子父女是怎么做的呢? 折筠霧就覺得殿下對她之前的日子好像很感興趣。她自然是要好好說的,于是努力回想,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對阿爹好像沒什么印象。 “阿爹很忙。” 她這個印象是最深刻的。 “他每天都很忙,也不喜歡多說話,無論是哥哥還是我,或者是妹妹們,都不愛說話。” “農忙的時候就做農活,沒那么忙的時候,就接木工活做,反正是沒有一刻閑下來的。” 所以他們兄弟姐妹幾個都是阿娘帶大的。 太子點了點頭,問道:“你送過你阿爹東西嗎?” 折筠霧搖了搖頭。 “奴婢送過阿娘很多自己做的東西,比如說稻草編織成的草鞋,還有一些路邊采的野花。” 但是從來沒有送過阿爹東西。不過她也只給阿娘送過東西,兄弟姐妹們都沒有得到過她的東西。 “如果要給全家送的話,才會給阿爹送吧?總不能落下他,我雖然不常跟阿爹說話,但卻也很喜歡他的。” 他雖然總是在一邊忙活著他的事情,膽大家很敬重他,從心底去依賴他,畢竟他是家里的頂梁柱,沒有他,家里的人都得餓死了。 不過即便這般,比起他來,大家還是會跟阿娘親一些。她絮絮叨叨的還說了一些關于阿爹阿娘的看法,嘴巴一直沒停。 太子殿下聽得點頭,然后沒有讓她再說下去,因為她剛剛說的事情,讓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其實,父皇想要做慈父,卻其實是沒有做成的。 ——所有的兒子女兒都跟自己的生母親近。這么多年,只有他過壽辰的時候,皇子公主們才會去給他送禮。 雖然尊敬,依賴,希望得到他的重視,但是他們也沒有如同一個普通的兒女一般去親近他。 太子的食指在桌子上面敲起來,一下又一下的,將折筠霧和劉得福都敲了出去。 他們輕手輕腳的站到了堂屋的另外一頭,盡量不去吵到太子殿下,因為殿下時常會這般突然之間就開始思考事情,他們這些奴才們可不敢去打擾殿下。 萬一正想得好好的,被他們一打斷就沒有了思緒,那他們無論多得寵,都是要被打的。 折筠霧可不敢得罪殿下,站在那里輕手輕腳,等到要熄燈睡覺的時候,只聽殿下跟劉太監(jiān)道:“明日給各宮送東西的時候,將咱們宮里那把玄色的三石弓送去承明殿。” 承明殿便是皇帝歇息的地方。 劉得福一驚,然后立馬點頭,就要帶著人下去將弓箭裝好。 至少要個好看的盒子吧? 誰知道太子殿下卻道:“不用,就用普通的盒子裝好就行。” 他想了想,“各宮都一樣。” 劉太監(jiān)就被逼死了。別的宮里還好,唯獨皇帝這個,怎么說? 太子殿下將普通兩個字說的輕巧,但是普通普通,什么是普通? 他想起剛剛殿下問了半天折筠霧東西,索性帶著她去庫房找盒子。 “你覺得什么哪個是普通的盒子?” 折筠霧:“劉爺爺,我覺得都挺貴重的。” 不過太子殿下吩咐劉太監(jiān)的時候,她是在旁邊的,所以對此事清楚,便也努力幫著找普通的盒子。 “就是不貴的吧?”她分析,“殿下眼里華麗精致的盒子就是不普通的,那咱們就找個不華麗精致的。” 那就是便宜的! 劉太監(jiān)的額頭直跳。他不知道要如何去解釋華麗不等于貴這一道理,只覺得自己真是急昏了頭,才找到她來看。 不過劉太監(jiān)也不是沒有后招,帶著她來,讓她出主意是下策,讓她拿著盒子去問殿下,那才叫高。 劉太監(jiān)就選了幾個不華麗的……選完才覺得自己竟然被折筠霧給繞進去了! 猶豫了幾瞬,還是沒將手里樸素無華的盒子換掉,而是道:“你拿著去問問殿下吧?畢竟是送給陛下的東西,咱們不好直接定奪,就怕拿錯了盒子,惹得陛下不喜,倒是連累了殿下。” 說的這么嚴重,折筠霧自然是被嚇著了,她乖乖的提著盒子去問,“殿下,您說要哪個?” 太子指了個黑漆漆的盒子,“用這個就好。” 劉太監(jiān)就松了一口氣,看來折筠霧沒有猜錯,殿下說的普通還真是沒有華麗修飾的。 他就去準備了,第二天殿下去讀書后,他親自帶著小盛以及另外幾個太監(jiān)宮女捧著禮物四處去送。 先去的是陛下那里。 皇帝當時已經下了朝,正在承明殿批改折子,聽太監(jiān)說太子派人來送了禮來時,好奇的筆都扔了一邊。 “你說太子送禮?” 皇帝的大太監(jiān)叫周全恭,自小就伺候著皇帝,也算是看著這些皇子們長大,對太子還算熟悉,他也迷惑的很,“沒錯,是太子殿下身邊的大太監(jiān)劉得福,說是昨晚上殿下突然心血來潮去看庫房,看見里面堆積了不少東西,便選了一些出來給各宮。” 皇帝是真震驚了。 “所以,就給朕送了來?” 他震驚過后倒是高興,這還是他在不是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收到兒子的禮。 他還叫了劉得福進來說話。 皇帝從黑不溜秋的盒子里面拿出那把弓,嘗試著拉了一把弓,然后點頭,“是把好弓。” 他問劉得福,“太子怎么想著送弓來給朕?” 劉得福跪在地上,早就順好了話,恭敬的道:“回陛下的話,昨日殿下本是開了庫房,給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選些首飾和絲綢絹紗,然后看見了旁邊的弓箭,覺得很適合陛下,便讓奴才送來給陛下。” 太子給太后皇后送東西不是一回兩回了,倒是解釋的通。只是突然心血來潮給他送弓箭,倒是第一回。 皇帝便問,“就給太后,皇后和朕送了嗎?” 劉得福搖頭,“還有二皇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是殿下覺得平日里還算好的筆墨紙硯。” 皇帝:“……” 果真是太子,做事情還是這般只憑喜好。不過太子一直這般,皇帝已經沒有力氣去讓他改了。 這個老三啊,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喜歡你了,才肯對你露個好臉色。 就好像老二和老四,之前太子不喜歡他們的時候,便是一個好臉色也沒有,如今覺得兩人讀書好,作詩好,便掏心掏肺的對兩人好,做什么都帶著他們,他有什么,也要給他們送過去。 皇帝等劉得福走了之后嘆氣,“這孩子,怎么就教不通。” 你對老二老四都能好,對老五老六老七做個面子情又能怎么樣? 但就是不做。 周全恭就笑,“殿下,太子殿下這叫做至純至性,還小,您多費心思教教便也好了。” 皇帝覺得也對,太子讀書努力,但讀書太多,未免就讀了個孤高的性子出來,這也是他忙于朝政,后來只將他交給了翰林先生,沒有認真教導的緣故。 但他實在是太忙了,這幾日忙著英國公府的案子,怕是不能親自教導太子,便略一思索,讓周全恭擺好紙張,寫了幾個字給太子。 話很直白:朕送你一本撫州游記,是朕年少的時候看過的,如今送你,你好好看,看完朕考校你一些游記上的東西。 于是在南書房的時候,先生剛宣布可以走了,周全恭就親自拿著書給太子送了來,當著眾皇子的面送給太子。 “陛下說,還望殿下早日讀完這本書。” 太子摸了摸書,覺得自己應該做對了,他點點頭,也沒有對周全恭多好的臉色,只不似對待其他奴才一般送他出去,“孤知曉了,你回去照顧父皇吧。” 周全恭就回去了,過了幾天,就見太子殿下讓劉得福送了一封信過來。 劉得福腦袋都要縮進脖子里面去了,可見是害怕被罵的。他求著周全恭,“老哥哥,哎喲,您得幫幫我,這殿下忙著去讀書,又想早點讓陛下看見這信,便讓老奴送了過來。” “您行行好,給陛下送進去?” 肯定是要送的,周全恭罵了一句劉得福裝模作樣成這副害怕的模樣惡心人,但還是笑瞇瞇的接了信進了內殿。 皇帝接了信,也不嫌麻煩,看完太子在信上寫的游記感悟,便拿起筆直接寫批注。 寫完了,讓周全恭送過去,“告訴他,下響來朕這里一趟,朕當面跟他說,他這寫的實在是片面。朕要教他的東西,紙可寫不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