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端王遲疑再三,最終還是道:“兒臣覺得,戶部尚書雖然有失察之罪,但念在他多年勞苦功高,這次又主動承擔罪責,不如等真相查明之后,再定奪其罪。” 皇帝就點頭,沒有再說什么,沒有答應戶部尚書之請,也沒有剝奪他的官帽,一切如常。 “先這么著,把事情查清楚再說。” 于是眾臣退下,太子率先走在牽頭,戶部尚書想上前說幾句話,卻被端王叫住。 戶部尚書只好留下來,“端王爺。” 端王寬慰他,“大人這次也是無妄之災。” 戶部尚書:“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事情,還是上貢這一事上官員錯綜復雜,流程簡單,下官回去之后,必定會寫一份周全的法子給陛下。” 他跟端王告辭,“端王爺,下官先告辭了。” 端王剛剛為他求情,他背后冷汗都出了,就怕陛下應了端王。不然將來出了差錯,此時從寬,將來怕是要從嚴。 再者說,陛下春秋鼎盛,他可不愿意現在就親近端王,即便貶官摘帽,只要不連累族里,那就算是好結果。 他唉聲嘆氣的走了,端王心中沉了沉,突然忐忑起來,懷疑自己剛剛答錯了話,整個人都顫了顫。 他太怕做錯事情了,這種時候,一旦父皇拋棄他,那他就什么也不是。 另外一邊,太子回了東宮,拿出這些天整理的云州貪墨案繼續看。 不用查,他大概也能猜得出七七八八。按照云州往年請奏的折子來看,云州墨皆從云州商會那邊購入。而商會的云州墨大概就是從老百姓手里買的普通墨,又賣給了朝廷。 一般的人可能看不出來,但是他們這些天潢貴胄自小就用的好墨,他自己用云州墨也用了多年,普通墨跟云州墨之間的區別自然知道。 且出事那日,他正好剛問過折筠霧云州墨的事情,心中立刻就想起了筠霧說的十兩銀子墨塊。此番狐疑,讓他馬上停下所有的事情去翻看那些云州墨,果然出了問題。 太子閉上眼睛,覺得背脊發涼。 十年來,云州商會這般做,云州當地朝廷肯定有人幫著。那朝廷有人幫著嗎? 這其中的牽扯,他只要一想起來就心中憋悶,這些狗官,竟然敢如此膽大妄為。 他氣的將文書摔出去,在書房里面踱步。 大秦的稅收出了問題。 這些貪官敢這般做的憑仗是什么? 太子想起了絲絹。 江南一地,也有用絲絹抵夏糧的。這十年來,大秦風調雨順,除去年云州干旱外,少有天災人禍,國泰民安,江南貢品絲綢堆積在倉庫里面,未曾大量用過。 所以他們就打起了這個主意? 若是如此愚蠢的主意卻是最好的,沒人能懷疑他們敢這般做,若不是他是這種嚴謹的性子,父皇又興起來潮的把文書給了他看管,這事情怕是還要幾十年才能被發現。 太子想到這里又憤怒的摔了一本書。 劉太監在旁邊看著,朝著躲在一邊的折筠霧使了使眼色。 折筠霧就硬著頭皮去問殿下,“殿下,可要用晚膳?” 太子哪里有閑心吃晚膳,他氣都氣飽了。但晚間還要讀書,怕是會餓,他是個注意養生的人,便道:“隨意要些飽腹的來。” 折筠霧趕忙走了。 她雖然已經不怕殿下了,但是殿下的脾氣難以琢磨,好的時候笑著敲敲你的頭,壞的時候可要罵人的! 好好的人,為什么要挨罵?所以殿下一回來,她就躲到一邊去了,誰知劉太監要她去問殿下吃什么——折筠霧可算明白大家都暗地里罵劉太監狗了。 她想,等以后她坐上劉太監的位置,她一定不要小宮女太監去給挨罵。 但該做的事情還要做,她也很心疼殿下的,三天沒回東宮,看著都憔悴了不少。殿下不高興,但是跟一般人心情不好吃不下飯不同,殿下一般不少吃。 這點折筠霧就很佩服他。無論何時何地,該吃的飯要吃,該讀的書還是要讀。 她跟楊太監道:“瞧著殿下的意思,是吃不下逼著自己吃,說是要飽腹的,我想著上回殿下吃羊肉泡饃的時候說過好吃,不如就做那個做主食。” 這樣殿下吃不吃菜,羊肉泡饃肯定是能吃的。 折筠霧發現了,殿下喜歡吃的東西并不是那般的高不可攀,他反而很喜歡民間的吃法,所以楊太監就琢磨了不少民間食譜。 楊太監可比她懂多了,也贊同要吃點羊肉泡饃,那玩意還能撒點辣子,殿下愛吃,然后又去拌了木耳,黃瓜,花生做涼菜,如此悶熱的天,吃點涼菜好。 不過這只是其中一樣,楊太監還做了水晶蝦,切了鹵肉,淋了湯汁,還做了五六個肉菜做備用。 “殿下要是餓了,你就叫小盛過來提。” 折筠霧嗯了一聲,提著膳食就走了。回去的時候,殿下已經安安靜靜的坐在榻上看書,可見是心緒平緩,大概是不會罵人了。 折筠霧趕緊過去將菜碟子擺好,一邊擺一邊跟殿下道:“您要不要多撒點辣子?” 太子頷首,“多撒點。” 熱天的時候,他就喜歡吃辣。辣出一身汗,他就暢快了。以前年紀小的時候,他跟著母后一起住,母后生怕他吃壞了肚子,從來不肯給他吃多了。 那時候想吃什么都是看母后的意思,她說不能吃,他就不能吃,但他其實很饞辣子和一些吃的。 后來到了東宮住下,自己做了主,這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過他是個自律的人,即便時常開始吃辣子,也控制著自己不能太過分,不能多吃,否則拉肚子或者引起肚子疼,那才叫丟臉。 但今日他不想節制,今日氣悶,不多撒點辣子根本吃不下東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