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三月初六是太后娘娘的五十五歲的壽辰,皇帝很有孝心,高高興興的給太后做壽,邀請群臣進宮給太后賀壽。 太后今年五十多歲,皮膚白皙,并不顯老,第一眼只以為是三四十的婦人。她很愛笑,笑起來有兩個梨渦,帶動著柳眉輕揚,有股說不出的風韻。 太后當年能以一介舞姬的身份晉升貴妃,生下皇子,也就是如今的陛下,可見也并不是傻美人,她雖然生的柔婉,但為人卻干脆利落的很。 這些日子皇后和太子之間的官司她也聽聞了,但太子和皇后來請安的時候都沒說,她也就不問。 對于太后來說,最后定奪誰是太子,皇后最后是不是太后,她都不會去左右皇帝的想法,她絕對尊重自己兒子的選擇。 只太子是個孝心可嘉的孩子,不論將來能不能走到最后,太后也希望太子能快活一些。 至于皇后……太后也是有怨懟之心的,皇后之所以能成皇后,是因為她的父親是鎮國公府老將軍的獨女。鎮國公老將軍當年對太后和皇帝都有恩,所以他死后,顧及他生前的所作所為,即便皇后捅破了“和尚”的事情,皇帝和太后都沒有廢她。 再者說,鎮國公雖然死了,但他麾下的將軍們還有在朝堂的,就是為了拉攏他們,皇后的位置也是要坐到她死的。 太后嘆氣一聲,覺得自己是個沒媳婦緣的,而太子,看起來也像個沒母親緣的。皇后腦子簡單,又自詡聰慧,做事情不多經思考,想一出是一出,這么多年,也多虧太子孝順,才依舊母子和睦。 不過皇后有千錯萬錯,她對太子的心卻是好的,而且這次想的路子是對的——太子如今是該要說個太子妃了,總不提成親的事情也不是回事。 但太后也不想勉強太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便跟皇帝道:“到時候讓眾臣攜家眷而來,太子即便不想看,卻又不瞎,目光所及之處,總能掃過一兩個姑娘吧?說不定能心動呢?” 皇帝就樂了,“那母后,您得讓那些相貌平平的姑娘坐前面吧,不然太子看見了美的,怕是厭惡至極。” 太后,“不是說東宮里面已經有美人了?” 皇帝嗤然,“那您就沒聽說剪了個厚重的齊額頭發蓋住了半邊臉?” 太后:“那就讓她們明天都剪成那個樣子。” 皇帝搖頭,“母后,人家是來給您拜壽的,何苦為難人家。” 太后就嘆氣,低聲問皇帝,“那你說,你想給她定哪家的姑娘?” 皇帝笑了笑,“暫定蜀陵侯家的侄女兒,不過,蜀陵侯恐怕不愿意,兒子也還有些顧慮,還得再想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