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確實是好事情。折筠霧問,“現在就要去嗎?” 最好是現在去。小盛道:“殿下剛從南書房回來,先去了武場,待會一回來肯定是要溫習功課和看折子的,到時候要用上墨,你得先去熟悉熟悉,越熟悉越好。” 折筠霧第一個念頭是想去個夏隱說一聲,小盛不讓她難做,“去吧,劉爺爺說下午,也不是那么著急,我在這里等著你。” 折筠霧趕忙跑著去告訴夏隱,夏隱這回是真震驚了,話都說的絕,“劉太監這鐵公雞開始拔毛了?竟然舍得給出這差事,還是給你。” 夏隱越說折筠霧就越害怕,夏隱卻道:“不要緊,劉太監最會揣摩殿下的意思,他讓你去,定然是殿下的意思,你去就行了。你也不必害怕得罪他,他都成精了,不會跟你一個心思淺的小姑娘計較。” 折筠霧點頭,“好。” 她飛快的跑了回去,跟著小盛去小書房。小書房里面,殿下果然還沒有來,殿下不在,除了打掃的時候,他們是不能進書房的,小盛就帶著折筠霧去旁邊的小屋子里面。 小屋子里放著許多茶具和其他的擺件,專門伺候殿下讀書時用,各種東西都有一套,折筠霧還看見了許多燈籠。 小盛從屏風后面端出了筆墨紙硯,“你來試試。” 折筠霧就試了試,她緊張的握著的硯臺,一只手拿起墨條,然后慢慢的在硯臺里面推磨。 小盛:“你還得加點清水。” 折筠霧連忙加了點清水。 小盛指導她,“磨的時候要輕,按下去的時候稍微重一點沒關系,但是慢,力道要均勻。” 劉太監來的時候,就見著了這一幕,他笑著道:“殿下知道你不會,知道個大概就行了。” 折筠霧和小盛連忙朝著他問好。 劉太監笑瞇瞇的,其實心里在罵娘。殿下如今的脾性也越發古怪了,小書房里面研墨,他本是研得好好的,誰知道他瞧了自己一眼,道:“換個人來吧。” 換誰? 劉太監當時驚恐的都要跪下了,但是殿下這個人,劉太監伺候久了也知道,他喜歡別人去猜測他的心思,又不想別人過多的猜測他的心思。 所以你猜測他心思的時候,就得要把控住一個度。像這回,殿下說了之后就不再說話,許他就是不愿意再讓你研墨,換誰來都行,許他心里已經有人選,不愿意說,你猜對了還好,猜錯了,怕是又要被罵一句蠢材。 而劉太監以自己這么多年的經驗來看,殿下的意思還是傾向于第一種。 他就是覺得看你看的厭煩了,想換個人來。 換誰? 換李太監?換小盛?換春夏秋冬四個隱? 劉太監才沒有那么傻,給自己找一只狐貍。他反而更加傾向于折筠霧。 這張臉,殿下很滿意。殿下滿意,他也滿意,折筠霧老實,剛來,還是他領進來的,他還能教,能籠絡。 劉太監就讓小盛去叫折筠霧了。 但他心里卻還是不痛快的,誰心里沒點落差? 殿下自從發現美人也能蓋住半邊臉后,對他們這種臉平平無奇的人越發不耐煩了。 劉太監就笑盈盈的帶著折筠霧往書房里面去,“你只管研墨,我在旁邊看著你研,不會出事情的。” 折筠霧道謝,“多謝公公。” 于是太子殿下回來,就見著折筠霧在他的書房里面。他眉頭一挑,倒是覺得劉太監辦事可以,他覺得她來研墨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老實聽話,臉也正好,悶悶的通常沒有存在感,比劉太監那張越發丑的臉好多了。 今年熱,十月竟然比九月還熱,從練武場上回來,太子殿下是一身汗回來的,劉太監和李太監伺候著殿下換了衣裳,換了鞋子,小盛往四角的冰盆里面又增了一些冰,拿著扇子不斷地扇,然后李太監彎著腰,從門口接了小廚房送膳太監的食盒,將里面一碗冰鎮綠豆湯遞給了太子。 太子一口悶下,這才涼快一些。 這種天回來,他一般是不去武場的,不過今日不同,今日讀書的時候,父皇突然來了南書房,大皇子上前拍馬屁,什么父皇彎弓射箭乃是一絕——為什么大皇子能這般拍馬屁?只因他是父皇第一個兒子,父皇對他看重一分,大皇子幼時,父皇就曾經親自教導他射箭。 而即便自己出生,因為那般的傳言,父皇也不見得喜歡自己,從未教導他彎弓射箭。 后來他成為太子,又有了太傅,父皇國事繁忙,根本無暇顧及底下的兒子。于是各皇子中,只有大皇子一個人能得到父皇的親自教導。 太子當時就暗自冷笑,覺得大皇子這個人其實有時候上不得臺面,即便父皇是他們的父親,也不見兒子這般捧老子的。 可父皇就吃這一套,還突然有了興致,要去看看他們的弓箭怎么樣。 弓箭是大皇子擅長的,太子知道之后,便一直努力練習弓箭,這一回還是贏了大皇子,但是贏的并不明顯,相差無幾。 這讓太子也不高興。他要絕對的,完勝大皇子,而不是恰巧多了一點。 于是回來就去練弓箭,大熱天的遭了一回罪,他也不覺得苦,回來還要看書,溫習先生布置的功課。 太子一整天都很忙碌。 這般苦哈哈過日子,自然是要隨著性子去的,如果寫下一張滿意的大字,抬頭就看見劉太監那張臉,便說不出的掃興。 從前不覺得,如今卻不能忍受,即便如今折筠霧研墨研的不是那般的熟悉,他覺得可以給她日子熟悉。 自然,熟悉一天就行了,要是熟悉兩天她還不知道研墨?那就換人,他不喜歡笨人。 好在折筠霧爭氣,在心靈手巧這事情上,還沒有輸過。她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劉太監暗自點了點頭,就退到了門外。 殿下讀書的時候,不喜歡人多,只能是一個人在里面伺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