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嗯,被你猜對了一半,外公的那個番薯島上確實盛產番薯。但,那個番薯島名字的來歷,據外公說,以前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哦,可以說來聽聽嗎?” 林文珊隨后開始娓娓道來: “很早以前,外公他們那個小島附近一帶因為資源貧乏,很窮,人們經常挨餓。島上有個叫阿寶的年輕人為謀生計,跟隨著眾人去了當時的呂宋國(現在的菲律賓)做苦力。等到了呂宋,他發現了一種以前沒有見過的糧食,就是番薯。阿寶發現,這些番薯不僅產量高,味道甜美,而且還對生長環境沒有什么要求。他聯想到此時家鄉內仍然有很多人吃不飽,于是他就想著將番薯帶到家鄉。” “然而,那個時候想要將番薯帶回來卻并不容易。這番薯原產地在南美洲,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后,將紅薯、玉米、番茄等物種帶到了歐洲。16世紀初,西班牙水手又將番薯帶到了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番薯來到菲律賓后成了他們的國寶,嚴禁外流。為了能夠將番薯帶回家鄉,阿寶想了許多辦法。他先在當地學習了番薯的種植技術,發現只要一根藤條就能讓番薯發芽,于是他就打起了藤條的主意。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將番薯藤編進麻繩當中,偽裝成繩子。就這樣,他將番薯藤帶到了船上,帶回家鄉小島后,開始大量種植,解決了家鄉附近民眾的饑飽問題!” “后來外公住的小島上人們為了紀念阿寶這個偉大的舉動,而且小島的外形也很像一粒番薯,于是就把小島改名叫了番薯島!” 聽完林文珊講述的故事后,顧羽笑道:“原來還有這樣一段曲折的故事啊!那你外公現在還在種番薯嗎?” “現在人們生活富裕,番薯不值錢了。外公自己在島上稍微種一點自己吃,有時候還讓表弟給我們帶一點過來。不過,海島上的番薯味道確實很好。羽,你喜歡吃番薯嗎……” “我也蠻喜歡的。小時候,我外公在村子的自留地里也喜歡種一些番薯。我喜歡在土灶里用炭火把番薯煨熟后吃,感覺特別的香!” 倆人說話間,小渡輪已經抵達烏敏島碼頭。 在碼頭邊的租車鋪子,顧羽向當地村民租了一輛前后雙減震帶后座可以帶人的山地自行車。 顧羽笑道:“安絲莉,這回輪到讓你享受一下我的無動力機車飛馳般感覺了!” “哈哈,好啊。” 林文珊哈哈一笑,大方地坐上了自行車后座,一把抱住了顧羽。 “坐好了嗎?” “好啦,等著你飛馳呢!”林文珊嗔道。 “那你可要坐好了哈!” 說話間,顧羽瞬間發力啟動,用盡全力開始順著林蔭大道開始了急速騎行。 這是一段下坡路,顧羽的自行車速度極快,嚇得林文珊抱緊顧羽肚子,在車子后面哇哇大叫:“羽,慢點、慢點,太危險了!” “哈哈,你開哈雷的人,居然也會怕腳踏車的速度?”顧羽惡作劇般大笑起來。 “大哥,我那個是機車,你這個是腳踏車。下坡路加速很危險的,我怕你翻車,到時候我們兩個人都完蛋!”林文珊嗔道。 “哈哈,好吧,那我慢一點,浪漫一點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