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太心中咯噔了一下,傳說中的焚書坑儒呀。 460個免費勞力呀,王太內(nèi)心嘆了一口氣。 “始皇帝是否殘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何處置這幫方士,會更好。” “阿爺,王管家,你們知道,我是個商人,更多的會從利弊兩方面去考慮一件事情可行還是不可行。” “坑殺了這批騙子,始皇帝能得到什么好處,第一出了一口氣,第二,震懾了一下全國的方士,然而并無卵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堵是堵不住的,堵不如疏,把方士行騙的真相公開告訴大秦子民,這些騙子生存不下去了,方士這一類人自然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才是最高明的殺人不見血。” “第二再說一下坑殺這些人的壞處,最淺顯一點的壞處就是始皇帝的名聲會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始皇帝殘暴不仁的名聲會傳遍整個大秦。” “第三,始皇帝的名聲和幾個騙子的小命相比,孰輕孰重,不難比較吧。” 這一次,始皇帝沉吟了更久。 王翦這一次倒是覺得這才是明君所為,而不是動不動就殺得人頭滾滾,那也太嚇人了。 “最重要的是,如今天下一統(tǒng),始皇帝陛下每天都是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才保證了如今大秦的安全和穩(wěn)定。” “這幾個方士一不能動搖大秦的統(tǒng)治,二不是六國余孽,一個咸陽縣令就可以很好的處理如此小事,何必要始皇帝冒著被罵的風(fēng)險去干這種不劃算的事情呢。” “不坑殺他們,那如何處理?”王翦急切的問道。 “很簡單,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懲罰還是要懲罰的。” 王太胸有成竹的淡淡的說道。 “身強力壯的發(fā)配到邊疆或者其他地方修長城,或者修馳道,年齡大的就留在咸陽每天清掃街道上的垃圾。”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懲罰了這些騙子,還讓這些騙子感激始皇帝的仁德,大秦子民還得稱贊陛下仁慈,是明君。” “最關(guān)鍵的是廢物利用。” 原本一臉淡定從容的始皇帝,忽然就站了起來,急促的呼吸聲猶如翻滾的巨浪一般,令氣氛變得壓抑了很多。 始皇帝的臉色也是一陣青一陣紅。 欲言又止,最終又嘆了一口氣。 “乖孫子,你看問題的方式很獨到,也很新穎,讓我今天是大開眼界。” 王翦也是一臉附和的直點頭,像小雞吃米一樣。 王翦倒也不是心軟舍不得殺那460多個人,王翦是忠于始皇帝的他是真心為了始皇帝的身后之名考慮的。 王翦也附和的說了一句,“掌柜的高見,真看不出來掌柜的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識。” “我主聽聞陛下還準備焚燒詩書等諸多儒家的書籍,敢問掌柜的有何看法和建議?” 恢復(fù)了鎮(zhèn)定從容的始皇帝也側(cè)耳傾聽了起來。 王太一個十五歲少年,受寵若驚般的看了看一本正經(jīng)的王翦和一旁面帶希冀之色的便宜爺爺,淡淡的笑了笑。 接下來又該表演我的三寸不爛之舌了。 王太以秦朝人的口吻和語氣回答道。 “儒家的詩經(jīng)和書經(jīng)等典籍,燒了也是白燒,我知道始皇帝陛下為什么要燒毀儒家的典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