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寫過最長的一本二十四萬字是網(wǎng)游,十六萬字的是武俠玄幻,另一本大概二十多萬字的是現(xiàn)代修真(類似一人之下)。 并且,我沒有看過多少這種無限流副本懸疑類的書,黑色火種的沒看過,以及輪回樂園沒看過,甚至無限恐怖我都沒看過。 不過我想了想“嘛...我寫其他的也是啥也不是,本身就沒擅長的,那就嘗試下咯。” 所以,我甚至不知道這種副本的結(jié)構(gòu)該怎么鋪,懸念該怎么留,甚至很多后續(xù)都是邊寫邊想的。 也就導(dǎo)致一些書友說“精彩”,一些書友說“亂”。嘛...我自己寫前一章的時候都不知道這是個輪回幻境,讀者能知道就怪了。 不過總之的是,雖然顯得有些亂,但反轉(zhuǎn)的感覺還是達到了一些,幾個轉(zhuǎn)場的切鏡頭好像效果也不錯,包括第一個副本也給后面埋下了不少坑。 ps:有人吐槽一個副本寫四十章太長,二十章就可以,我能說我當時根本不知道其他本是多少章嘛?翻了一下感覺不是很好參考... 然后就是,第一個副本的問題,有人評論區(qū)提到了“為了復(fù)雜而復(fù)雜”,這一點我承認,我當時思考的懸疑如何寫如何反轉(zhuǎn),也受到了“復(fù)雜的劇情才是懸疑”的思考影響。 總而言之,第一個本就這么稀里糊涂的結(jié)束了,當時結(jié)束的時候也上了推薦,是我史無前例的推,書友群竟然也來了人,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的,又是無比的忐忑的。 我不知道這種類型的該怎么寫,也不知道后面怎么寫書友才能滿意。 這本書的第一個副本,包括世界觀,實際上在一開始都只是個雛形,是我邊寫邊填補完整的,一直到現(xiàn)在有個差不多的完整框架。 我當時思考的是,這本書有人看靠的是“規(guī)則類怪談”對吧?那我寫軟都的東西,會不會書友不愛看?我是不是得趕緊跳到下一個副本?所以也就理所當然也符合劇情的,讓小陳安直接提前進本了。 當時我慌得一批,我生怕寫個軟都不寫副本給人寫沒了。 第二個副本,也就這么打開了。 開始寫第二個副本了,我也開始思考一些更大的,更深刻的問題,我這本書最初的立意是:“人在絕望中仍要保持希望,哪怕面對的是更大的絕望,可也該保持希望。”,陳安旅途,就像是我的馬甲一樣,那是一場“看不到終點的旅途”,是帶著希望的絕望的。 這也是這兩個本難度很大,沒有所謂“新手過渡期”的原因,我不愿意按照套路和規(guī)章制度去寫,一開始新手村打怪,后面一路升級,也就取了個巧,也符合立意。 實際上,通過第一個故事的完整嘗試,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完整的寫完一個完整的故事。 也得到了很多的經(jīng)驗和思考,從第一個副本的每一章都要小心翼翼,思考許久,構(gòu)思的頭大,到第二個故事,我已經(jīng)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寫作的方法,也讓我開始涌出一個念頭---“挑戰(zhàn)新的東西,一種嘗試”。 我拿出來了之前用三個月時間做的“47x10路徑表,47條路徑,470個有含義和立意延伸的職業(yè),也是當時看完詭秘很上頭的時候,給當時的那本新書做的設(shè)定。” 其中,去吸取那本書寫崩了的教訓,取了一部分,修改了一部分,變成了現(xiàn)在精華的“22x6”路徑表。 也就是原罪路徑,異變路徑。 同時,我認為的“規(guī)則類怪談”之所以吸引人,是在平凡的規(guī)則中暗藏詭異,讓人不由自主的思考為什么,從而達到的迷人效果。 可說白了,也只是一種烘托恐怖的手段,只是方式不同,顯得有趣。 而“規(guī)則”從何而來,副本世界從何而來,在我這個深受龍的風格與詭秘之主熏陶下的腦袋思考下,那不能無緣無故,世界觀也不能僅僅局限于一個個副本的闖關(guān)。 于是,我在尋找一種將“原罪路徑”與“規(guī)則怪談副本”結(jié)合的方法。 也就誕生了第二個副本,出現(xiàn)了倒吊人,白癡,面壁者,戲耍者的出現(xiàn)。 “合理性,嗯,我需要合理性,一切都該是合理的,是有原因的,是有邏輯的,是自洽的,這樣的世界才是真實的。” 看著書的收藏起起伏伏,一次次的推薦pk起起伏伏,我很榮幸,自嗨了七年的我,在這一次寫的這一本書,竟然得到了這么多書友的喜歡與認可。 縱然,在茫茫起點,我也僅僅是個撲街,到現(xiàn)在二十三萬字,五千多的收藏,在同等字數(shù)中僅僅是中游偏下的水平。 但好歹,咱稍微...嗯...找著路了不是? 寫書七年,收藏破百啦! 更別提,書友群還有了九十多人,哇,這在我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要是放在以前,我知道我能這樣...哇,我睡覺做夢,都得打著鼻涕泡笑醒。 只是,很多感受沖擊多了,也就麻了,再加上我要時刻提醒我自己的渺小,在茫茫作者海中,我真的也僅僅是個撲街,收藏僅僅五千,追讀一百多的撲街。 這也是大實話,不是嘛。 ... 第一個故事,我嘗試的是波浪式的起伏,一個個小高潮點,一個個小平淡點,組成海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