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時間推移,夫子文化出版社推出參加秋日新銳大賽的作品,銷量逐漸被拉開。 不是夫子文化出版社推出的作品質量太差,而是讀者的閱讀品味越來越高了。 還有就是都市文寫來寫去就那些東西,很難在寫出新意來,靈異懸疑文寫起來限制越來越多,這不能寫那不能寫的,想要寫出讀者愛看的東西很容易吃雷。 只能說,夫子文化出版社本名題材的受眾群體,限制了它的發展。 前幾年都市題材里霸總文隨便寫寫都能火,比如有本《我的霸道總裁》的小說就是講述了主角是一家上市公司老板,女主卻是末流大學出來的新職員,通過一系列狗血到不能再狗血的故事,兩人快速產生情愫。 以現在的眼光看那本書可謂是十分辣眼睛,但放在那個時代讀者就是愛看,熬夜追讀的人比比皆是。 不是質量下降,而是讀者口味變了,或者說市場上的作品同質化太嚴重了。 這也是今年秋日新銳大賽,夫子文化出版社主推的作品是玄幻文小說,就是為了搶占玄幻文市場,把玄幻文變成夫子文化的主要領地。 結果,失敗了。 “我們或許還有機會。” 第三編輯部的主編盯著數據報表道:“《鬼吹燈》這部小說的銷量雖然在榜單上還沒進前五十,但口碑卻很好,現在評分已經高大9.3分了,這個評分已經非常高了。” “什么?” 有編輯快速在數據報表上,找到《鬼吹燈》的名字:“臥槽!評分這么高,口碑炸了啊臥槽!” 主編扶了下鏡框,肯定道:“《鬼吹燈》拿的僅是二級推薦名額,題材也是市場上從未出現過的新題材,讀者受眾沒有確定的群體,銷量沒有那么高很正常。” 頓了下,主編繼續說道:“可是高達9.3的評分,也說明看過這本書的人,幾乎都變成了這本書的讀者。” 主編說的沒錯。 前面幾天《鬼吹燈》銷量不高因素很多,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沒有讀者受眾基礎。 別的題材小說,都有固定的目標讀者。 可是《鬼吹燈》是新題材,市面上從未出現過這種題材的小說。 《鬼吹燈》是盜墓題材的開山鼻祖。 但新題材的《鬼吹燈》,看過它的讀者給打出的評分卻高達9.3分,這足以說明看過這本書的人幾乎都喜歡上了。 “《鬼吹燈》我看了,文筆很高也很老練,看起來不像是新手。”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想如果不是新題材,《鬼吹燈》的銷量絕對不會是現在這么底。” “沒想到盜墓這種事情竟也能寫成小說,關鍵是還寫的這么精彩,我還專門去書店買了一本看呢,準備放到我家的書架上了。” “的確,這本書的作者想象力很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