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了張彥深和患者的談話,身后的幾位大能都已經明白的差不多了。 畫鐘自測法,談不上高明。 在業界早已成為一種常用的測試方法,但令他們不解的是這種“畫鐘測試法”一般只普遍用于配合判斷老年人的“日落現象“,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老年癡呆癥。 用“畫鐘測試法”來自測老年癡呆的準確率高達80%~90%,早在幾年前,國外已將此方法廣泛應用于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篩查。 測試的過程特別簡單,如果有誰想知道自己或者家屬是否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就可以在紙上畫一只圓鐘,標出12個數字,并且指向8點10分。 很多人都能正確地畫出來,但也有部分人會畫出各種各樣的情況。 例如時針和分針畫顛倒了,12個數字順序給標錯,甚至有的人連一個整圓都畫不出來。 其實這個測試的原理就在于老年癡呆早期多伴有空間結構功能和執行功能的減退,通過簡單地畫鐘測試法,可以檢測老人的視覺記憶圖形的重建能力、動作的計劃性和執行功能、抗干擾能力等。 “畫鐘測試法”的原理大家都懂,但作為精神科主任醫師的張彥深怎么會把這種用來測試老人“日落”現象的方法,用在一位十幾歲的小姑娘身上? 理解不了,實在理解不了! 余希輝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卻毫不表露,張彥深越是犯渾他就越興奮。 于是,他繼續安靜的注視著蘇珊的一舉一動。 這一會蘇珊已經很順利的在白紙上畫下了一只橢圓形,雖然邊緣不怎么圓滑,但任誰都能看出這是一個正常人畫出來的圓形。 護士長遞給張彥深的是一只黑色的記號筆,此時被蘇珊纖細的手指握在手中在白紙上慢慢滑動。 這一會的蘇珊除了病態的蒼白消瘦,倒一點也看不出精神異常的樣子。 1、2、3、4…… 小姑娘開始在圓內畫數字了。 一個、兩個、三個……蘇珊很努力的握住筆,一個接著一個寫下數字。 而此時周圍站的最近的幾位,漸漸睜大了自己的雙眼,身體情不自禁的前傾,只為了判斷自己是否看錯了。 特別是陸遠,他自己都沒意識到,現在最靠近蘇珊的居然是他。 可這一會根本沒有人在意他的舉動。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蘇珊的畫紙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