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四章 竹籃與蓑衣-《我在原始社會的日子》

    雖然看上去簡單,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就是一個人并不好操作,而且最上面收口的竹子必須比較寬,不留點邊緣擋著的話,下面的竹子很容易就竄出來。

    看著自己跟公輸最后合理箍出來的籃子,一言難盡,雖然樣子上差的已經(jīng)不多了,但是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光光一個口就有的琢磨的了,現(xiàn)在這個只是說能夠用,但是質(zhì)量實在是不敢恭維,一不小心就會弄散架。

    不過好在已經(jīng)都邁出第一步了,反正需求也不是很強烈,慢慢改進就好了。

    跟公輸交流了一下竹籃子的問題,覺得需要改進的就是最底下還是需要一個底,不然圓圓的并不穩(wěn),還有就是收口了,最終還是決定采用類似于斗笠的收口方式,完全沒有必要非要把竹環(huán)壓在最上面,可以最后把露出來的反插回去啊,然后在最外圍套一個圈起穩(wěn)固的作用,用斗笠的剿口方式合二為一就行了。

    說干就干,公輸又重新剖起來了竹篾,宋宸也沒有繼續(xù)管茅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先把最感興趣的完成再說,而且蓑衣稍微推遲一下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把北一北二打發(fā)去幫陶和瓷去了,前幾天半夜下的雨,不知道是下的太早導致沒燒好,還是水進去了,冷熱相撞,反正兩座窯里的陶器都壞了,今天正好趁著天氣不錯重燒一次。

    重新制作的竹籃子也改變了一下竹篾的排列方式,直接橫平豎直的不好箍圈,改成放射狀的就好多了,一次性就把大部分的豎的解決了,后面只要補充一下橫著的就好。

    最下面的一個圈是用竹枝圈的,竹枝彈性比剖出來的竹條好上很多,實在是用來做小圈的不二選擇,底里面是直來直去是竹篾,組成了宋宸記憶中的三角狀的空隙,看來走的路子是對的。

    隨著竹篾的不斷填充,竹籃子的形狀也逐漸出來了,圓圓的盆子狀,和部落里的陶盆子不同的是這個盆子上充滿了孔。

    宋宸突然想到是不是也可以用陶來做這個?仔細一想還是挺不符合實際的,用陶做出來的東西有個特點就是重,而且要保證一定的質(zhì)量就不能做的太薄,所以重量這方面幾乎是無法改變的。

    還有就是非常容易碎,洗東西難免磕磕碰碰,到時候肯定用不長,況且竹籃子也就快成功了,編到二十厘米的高度,宋宸就打斷了公輸,這個深度已經(jīng)夠用了。

    接下來就是把多余的竹篾反折插回去,這樣之前的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了,而且還加固了一些,而且新鮮的竹篾,折一下也不會斷開。

    再用厚一點的竹片把整個口箍起來,宋宸緊緊扎住交界處,公輸則拿一個長長的竹篾把口剿起來。

    完工之后的竹籃子還是非常不錯的,不管是顏值還是質(zhì)量上都比前一個要好上不少,除了空隙的大小還是掌握的不太好外,其他地方堪稱完美,偶爾有一點小瑕疵也大多是經(jīng)驗的問題,相信熟練以后竹籃子會越來越好看了。

    這樣的竹子編的籃子現(xiàn)在在生活重也能發(fā)揮不小的作用了,日常的采摘也完全能用的上了,不然每次都是用獸皮兜,用陶盆裝,又重又不方便,有了這個以后就輕便多了,再讓公輸把提手研究出來就非常完美了。

    提手并不難,把原來一整個環(huán)分成兩個環(huán),在中間會合,形成一個拱橋就行,稍微改進一下可以了,掌握了小的制作方法,大的籃子,籮筐技術(shù)上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了,不過還是循序漸進,讓公輸從小的開始做,也完善完善技術(shù),這是兩個人空想琢磨出來的,雖然還不錯,但是工藝上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小問題,值得慢慢改進。

    改進的工作還是交給公輸去了,宋宸要接著著手研發(fā)蓑衣了,在耽擱下去,茅草真變成干的就不好了,現(xiàn)在有點焉,正好是編蓑衣的好時間。

    對于蓑衣宋宸也沒有想做的多好,只要能擋雨就行,后世見的那些編的又細又密的更是就沒有想過,原因無他,材料不僅少而且差,能用的上的只有砍來的這些茅草和部落里的一點麻繩,其他的樹皮繩子太粗,而且也比較硬,根本派不上用場。

    蓑衣一般按照上中下分為,肩部,胸部,裙部三部分,做好之后再拼接起來,宋宸做就沒有這么麻煩了,由于茅草比較長,可以直接分成兩部分,宋宸估摸了一下,遮到大腿應(yīng)該還是沒問題的,反正也是應(yīng)急用的,暫時也不需要做這么周密,更完善的還是等水稻收了再做比較好。

    稻草相比茅草更加細一些,比茅草也更舒服了,關(guān)鍵還好編,而且到那個時候,部落里種的麻也能收上來一批,繩子也足夠了,不用像現(xiàn)在到處找麻樹才能扒下來一點,用的時候也得算計好,浪費一點都要找好大一圈才能弄回來。

    不過用茅草也有一點省事的地方,茅草比較寬,一把茅草鋪開遮住的面積要大很多。

    現(xiàn)在宋宸準備編的肩部類似扇形,不過弧度要更大,先用茅草把形狀鋪開來,心里有個之后,再用麻繩給編起來,如果想要編的完美的話,用線慢慢縫制自然是更好的,不過部落里現(xiàn)在還沒有這種條件,線但是可以想辦法弄細一點,大不了就是多縫幾次,但是沒有好用的針是致命的。

    部落里還是骨針,非常粗,而且也沒有辦法磨的更細,磨細了就非常容易斷裂,縫制的方法用不上,就只能采用編制了,編起來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要快上很多,而且一次就能弄的比較牢固,不用反復的來加固。

    用了半個多小時,宋宸就把大致的形狀給編了出來,領(lǐng)口也弄了出來,不過雖然有了個模樣,但是用茅草編的領(lǐng)口看起來就是很硬,穿起來一定很難受的那種,宋宸也沒有想到能油什么好辦法能夠解決,尤其是最上面還是靠近秸稈的一側(cè),實在是不好解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敖汉旗| 龙井市| 惠东县| 沈丘县| 塔城市| 台东县| 晴隆县| 区。| 惠安县| 定南县| 汶川县| 寿阳县| 桦川县| 正蓝旗| 平昌县| 定州市| 桦南县| 淮北市| 汪清县| 阿坝| 阿克| 城固县| 基隆市| 贞丰县| 特克斯县| 岳阳县| 五寨县| 长春市| 紫阳县| 兰州市| 永兴县| 庆云县| 四子王旗| 温泉县| 五河县| 株洲县| 丰城市| 贵德县| 丹棱县|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