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阮靖晟再次開口,聲音已有了澀然:“點火。” 望著血跡斑斑白布袋,想起里頭是自己一起廝殺過的同袍,不少人忍不住鼻酸。 手,不自覺一頓。 阮靖晟聲音冷而硬,劈開了迎面而來的勁風(fēng):“點火。” 這一聲如棒喝。 眾將士也找回了素來沉穩(wěn),再不猶豫,點燃了尸體。 噌—— 尸體下的木架子墊的是易燃的松木與牧草,受高溫情況下,火苗一下就旺盛起來。 吞沒了尸體。 風(fēng)也小了些。 火紅的烈焰噼里啪啦燃燒著,印在一雙雙凝視著它的人眼里,木材畢卜聲音在此時格外寂靜。 阮靖晟高聲吟唱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阮靖晟聲音剛硬,余音在空氣中震顫,給人震撼感。 每說一句,將士們就不自覺地重復(fù)著一句。 到最后,幾乎成了眾人的大合吟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 不少人吼著吼著聲音愈來愈大,直到感覺到鼻酸時,他們猛一撫面,才發(fā)現(xiàn)了已淚流滿面。 雖然許多將士不識字,并不懂得這首詩詞具體含義,卻能從中感受到將軍的感情。 那是一種對同袍的天然信任與哀痛。 這是他們不曾在其他將領(lǐng)身上體會到的。 人非草木皆有情。 或許一開始他們從軍是走投無路找口飯吃,或許是迫于徭役,或許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或許只是誤打誤撞…… 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大字都不識一兩個,不懂什么家國大義,不懂什么英雄與犧牲。 但在這一刻。 在這種環(huán)境下,在那齊聲高吟中,他們心中卻都有了震動,仿佛某種藏在內(nèi)心里,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某種情緒翻滾了起來。 他們沉靜在某種龐大又陌生的情緒里,不由得開始思考。 什么叫家國。 什么叫犧牲。 什么叫民族大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