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嬸阻止二妹妹請民間大夫入府的事,蔣明婉是聽說過的。 只是她生性純善,加上一心撲在給父親侍疾上,是相信三夫人真是顧忌太夫人身體,才不讓民間大夫入府的。 誰知三房圖謀的竟是父親的爵位。 她不解又悲憤道:“嬌嬌,你是知道的,我們二房這些年待三房還有哪里不夠嗎?吃穿用度無一不精,延請當(dāng)世鴻儒給二哥做老師,替閑賦在家的三叔謀缺,許多皇上賜下好東西,父親還特地每次不落地讓人送給三叔一份……我們二房能做的都做了,他們怎么、怎么還要產(chǎn)生那么壞的心思……” 望著氣得嘴唇發(fā)顫的蔣明婉,蔣明嬌嘆了口氣。 這便是好人與壞人的區(qū)別了。 好人,道德刻心底,善良為外衣。哪怕被人害了,他們第一反應(yīng)也是反省自身,仿佛自己做到最好,便可被惡人豁免。 殊不知,在惡人眼里,越是善良便越是好欺負(fù),越是寬容越代表能得寸進(jìn)尺,越是講道德越表示能無恥。 二房沒有任何對不起三房的地方,但三房就是欲壑難填,想謀奪二房產(chǎn)業(yè)。 這事就是說不通,但誰又能和貪婪的野獸講道理呢? 善良,長出獠牙方能自保。 蔣明嬌輕聲道:“長姐,你不用為壞人的惡行自責(zé)。在三房的人眼里,親情的重量只怕還比不過一張銀票,我們給他的恩義被他們看作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自然不會(huì)感恩。” 蔣明婉失魂落魄地黯然坐下。 從小她是被父親用儒家思想教養(yǎng)大的,長大后又學(xué)女誡女德,接觸的都是溫順善良待人以誠那一套。 她需要時(shí)間消化二妹妹的話。 蔣明嬌給她倒了杯茶,靜靜等她緩過來,想通這個(gè)道理。 片刻后蔣明婉苦笑:“我這個(gè)做姐姐的,到頭來還要妹妹安慰了。” 蔣明嬌笑笑:“一家人還說些見外的話做什么。” 蔣明婉心里微熱,擔(dān)憂地看向蔣明嬌:“這些天忙著這些,辛苦吧?” 感受到長姐的關(guān)心,蔣明嬌心里一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