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天降大雨,鳳仙郡的百姓們也就得救了,全郡上下無論官員還是百姓,對于孫悟空等人自然是感激不盡。 那郡侯也是喜極而涕,連忙吩咐下人準備上好的酒席款待孫悟空等人,酒足飯飽之后,又將眾人請到客廳奉茶。 那郡侯一臉感激的說道:“多謝諸位施展神通,救我全郡百姓于水火之中。我等感激不盡,無以為報。” “依下官之意,從城內劃出一塊土地,由郡衙出資為諸位建造一處廟宇,立諸位老爺生祠,勒碑刻名,四時享祀,以報答諸位大恩大德。如此一來,諸位老爺也不必四處奔波,豈不美哉。” 玄奘開口說道:“大人的好意我們心領了,然而我等身負重任,實在不敢在此久留,此間事了我們也該早日上路,盡快趕到靈山,求取真經,,實在不敢在此多做耽擱,還望大人見諒。” 那郡侯執意要為孫悟空等人建立生祠,玄奘始終婉言拒絕,然而那鳳仙郡官員百姓十分熱情,苦苦想留,選擇無奈只得在鳳仙郡停留了幾日。 玄奘雖然一再推辭,但是那郡侯仍然命人,日夜趕工,開始修建寺廟為玄奘等人立生祠。 玄奘等人離開之時,寺廟和祠堂的主體建筑都已經蓋的差不多了,也不得不感慨這鳳仙郡的辦事效率。 本來那郡侯還想請玄奘等人等到寺廟生祠建好之后,再離開。 然而玄奘嫌耽誤的時間太長,一再催促上路,那郡侯無奈之下只能放行。 離開鳳仙郡之時,全城官員百姓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一直送出城外三十里,望著玄奘等人的背影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這些人才戀戀不舍的回去了。 然而即便是玄奘等人離開了,那寺廟和生祠仍然在日夜趕工修建。 玄奘師徒離開了鳳仙郡,沿著大路繼續向西行來,又走了一段日子,這時前面又出現了一座城池。 玄奘騎在馬上問道:“悟空,你看前面那城池,不知是什么去處?” 孫悟空有些不耐煩的說道:“師父這問題問的好沒道理,我們都不曾到過這里,怎么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等會兒遇到人問問便知。” 玄奘只能閉嘴,一行人繼續向前趕路,走不多時,旁邊的一處樹林里突然走出一個老者,手里拄著拐棍。 玄奘笑道:“前面有人,正好可以問問。” 于是玄奘下馬,快步走到那老者跟前,施禮問訊。 那老頭倒是十分客氣,笑著問道:“長老從哪里來?” 玄奘連忙回答道:“貧僧東土唐朝差往雷音拜佛求經者,今至寶方,遙望城垣,不知是甚去處,特問老施主指教。” 那老者連忙說道:“原來是東土大唐來的高僧,我這敝處名叫玉華州,乃是天竺國下郡。” “這城中之主,乃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為玉華王。此王甚賢,專敬僧道,重愛黎民。老禪師若去相見,必有重敬。” 玄奘聞言大喜,謝過了那老者,連忙回去和孫悟空等人說了老者之言。 玄奘師徒進了城,這玉華州雖然說和鳳仙郡一樣,也是天竺國的一個郡,然而此處卻比鳳仙郡更加的繁華,也是因為鳳仙郡三年干旱之故,而這玉華州卻是風調雨順,百姓富足。 只見那城內車水馬龍,一副繁華氣象,玄奘心中喜悅,忍不住感嘆道:“此處之繁華不亞于大唐,果然是西方極樂之地也。” 孫悟空三兄弟長相丑陋,一進城便引來許多人觀看,其中有人叫道:“我只聽說過降龍伏虎的高僧,從未見過降猴伏豬的和尚。” 豬八戒本來按照唐僧的吩咐保持低調,始終低著頭向前走,聽到這話頓時大怒,跳到那人跟前,將長嘴向前一拱,兩扇耳朵一晃,大聲問道:“你從哪里看到過降豬王的和尚,也引見俺老豬看看。” 圍觀眾人頓時被嚇得魂飛魄散,爭先逃命,一哄而散。 豬八戒冷哼了一聲說道:“哼!這幫家伙就是欠收拾。” 孫悟空連忙說道:“呆子,莫要耍潑,只管老實走路就是了,理會這些閑人干什么?” 豬八戒聽了這話,這才收了嘴臉,低著頭老老實實的跟在玄奘后面,繼續向前走去。 不多時一行人來到了王府外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