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這個時候,那兩個老者眼中都有了一些淚水。 “和尚啊,那靈感大王的一方廟宇,福佑方圓千里的黎明,讓我們這里年年有甘露,風調雨順!” 孫悟空驚訝說道:“這風調雨順卻是好事情,你們怎么會如此的煩惱?不知道為什么?” 那個老者聞言,不由的捶胸頓足,暗嘆一聲說道:“雖然這個靈感大王有恩于我們,但是也有怨,縱然幫助我們風調雨順,卻也要傷人,而且還是要吃童男童女,不是正經的神仙!” 孫悟空看了一眼豬八戒和沙僧一眼說道:“要吃童男女嗎?” 老者點頭:“正是啊!” 豬八戒也反應過來說道:“看來你這預備的超度法事,恐怕是做給你家孩童的!” “是啊,今年確實已經到了我家,我們這里只有百戶人家居住,是陳家莊!” “這個大王一年一個祭祀,要一個童男,一個童女,還有豬羊供奉他,讓他吃一頓了,就會保佑我們風調雨順,如果不祭祀的話恐怕會降來災禍!” “如此當真可惡!” 沙僧也有些憤怒的說道。 豬八戒有些感慨說道:“沙師弟,這個靈感大王可比你狠多了!” 沙僧以前也算是在流沙河中,吃了不少人,不過也沒有非要吃童男童女的。 玄奘看了一眼豬八戒,然后問道:“不知道,府里有幾位孩子?” 老者不由捶胸頓足說道:“可憐可憐,說什么令郎,這是我的弟弟,叫陳清,老夫叫陳澄,我今年六十三歲,他今年五十八歲,兒女都不容易要上。” “我五十歲上還沒兒子,親友們勸我納了一妾,無奈只能尋得,找了一房,生得一女,今年才八歲,取名喚做一秤金。” 豬八戒道:“好貴的名字!怎么叫做一秤金?” 老者說道:“我因兒女要上困難,所以修橋補路,建寺立塔,布施齋僧,有一本帳目,這里用三兩,那里用五兩的,到生女兒的年紀,卻正好用了有三十斤黃金,三十斤為一秤,所以喚做一秤金。” 孫悟空點了點頭,接著想起童男說道:“那個童男是你弟弟的兒子嗎?” 老者點頭:“我弟弟有個兒子,也是偏房說生,今年也已經有七歲了,取各喚做陳關保。” “我兄弟二人,年歲一百多了,奈何只得了這兩個孩子,哪成想今日輪次到我家獻祭,所以不敢不獻。” “因為親情難以割舍,這才先與孩兒做個超度法事。” 玄奘聞言也不由黯然:“這正是古人云,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 孫悟空更加的好奇起來說道:“老先生,你府上有多大家當?” 兩位老者思索了一下,這才說道:“頗有一些家當,水田有四五十頃,旱田有六七十頃,草場有八九十處,水黃牛有二三百頭,驢馬有三二十匹,豬羊雞鵝無數。” “家里也有吃不著的陳糧,穿不了的衣服,家財產業,也都有。” 豬八戒聞言,也不由驚訝起來說道:“你這等家業,也虧你可以省起來。” 老者疑惑道:“你怎么知道我省?” 豬八戒理所當然說道:“你既然有這么多金銀,怎么舍得親生兒女獻祭?花個五十兩銀子,買一個童男,花個一百兩銀子,可買一個童女!” “就是全買也不過二百兩這個數,還可以就自己留下自己兒女后代,有什么不好的?” 雖然豬八戒的話有些粗,但是話粗理不粗。 兩位老人聞言,不由流下了眼淚說道:“你們有所不知,那大王非一般妖怪,經常來我們村子里行走。”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