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林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片刻,把腦海中新增的混亂知識快速整理歸類,就像計算機分類文件夾那樣,把同種類別的知識體系放在一起,便于日后更好回想起來。 職業進階的第一項很容易就完成,第二項也十分容易,那就是讓平均戰斗力超過 100 的機械戰斗單位數量超過 100 萬。 早在對決卑爾維斯之前,升級了武器和供能核心系統的機械軍團中,除去戰斗力較弱,數量也是最多的戰斗無人機,以及平均戰斗力已經達到 90 多,差一點就能破百的空戰機械·風暴。 其他的戰斗機械單位戰斗力早就超越了 100,數量早已達到三十多萬。 如果再將空戰機械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升級,這個數量將直接逼近六十萬。 現在李林早已沒有必要私下里偷偷生產機械造物,他也將先前大戰虛空女皇的錄像發送給了嘉文三世和斯維因。 外加他跟德瑪西亞國王和恕瑞瑪皇帝的關系要好,至少周邊三個相鄰的最強盛國家,不會對雙城擴兵發展有所芥蒂。 只要工廠加緊生產,不出一年,平均戰斗力超過 100 的機械作戰單位達到 100 萬是很輕松的事情。 職業進階的兩項前置條件不用操心過多,可剩下的兩條就令李林感到憂愁了。 一個是創造出一個數量不下一萬的機械智慧種族,必須是完全擁有獨立“人格”,不能是智腦管控的那種強人工智能。 創造一個種族,這可是曾經的李林連想都沒想過的事情,還是一支完全由機械組成的種族。 雖說這樣倒是真正意義上地符合“機械造物主”的名號,但這可給他出了不小的難題。 好在最新解鎖的“機械飛升”分支理論技術里,給他提供了思路: 如果是直接模仿人類大腦和思維創造出機器人,使得他們擁有獨立的“人格”興許不是件難事。 但不管怎么說,這種想法只停留在理論方面,能不能成功李林尚不得知,必須通過實踐和大量的實驗才能得出結論。 最后一項更是令他腦殼疼,必須創造出一種“機械奇跡”。 李林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機械奇跡”標準是什么,又要如何達成。 就跟一開始說提升與機械的親和度一樣,要是沒有阿茲爾的指導,他還得走不少彎路。 真要李林說,創造出一支機械智慧種族就已經算機械奇跡了,可系統的前置卻依舊要他創造出另一種奇跡…… 自從戰勝虛空女皇后,這個前置條件已經困擾李林很久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