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外為了保守起見,李林也給機械工兵設置了一項程序,在被外力所強行拆卸或破壞時,機械工兵將啟動自毀程序。 “自毀”并非爆炸,而是將機械工兵內部的關鍵零件全都燒毀,不讓他人有可乘之機。 完成好相應的安排,李林前往吉拉曼恩宅邸的地下室。 這里原本是防爆間和訓練場。 不過在他的安排和卡麗娜的支持下,這里的一部分已經變作儲存星鐵的安全倉庫,另一部分則被他改造成純無菌環境的化學生物實驗室,并配備了各種他獨自制作的高精尖設備。 因為基因的各項技術先前一直沒有太多時間研究,李林準備先拿扎克贈送給自己,最近他又培養出不少的細胞進行實驗。 由煉金廢棄毒液變為一個具備人類思維的生命體, 扎克的誕生本就是一次幾乎不可能的意外。 他的細胞由于切斷了與母體的連接, 只具備一定的生物本能意識,并且分裂和再生性很強,微光藥劑的制作就參考了此種細胞的原理。 用這種特殊的細胞,比使用小白鼠來進行基因方面的研究更具有成效。 當然,后續若想將其應用到人體上,小白鼠的實驗測試還是不可或缺的。 李林將衣服轉變為全套的防護服,小心翼翼操控機械手臂從培養皿中切割一小塊細胞,放置到工作臺上。 為了避免麻煩,這次的基因實驗工程需要有智腦的分析和輔助完成,采用的都是專業定制,專門用于微觀層面“基因工程”的設備。 李林深吸口氣,馬上聚精會神,先接過機械手臂遞來的鋒利手術刀,劃破扎克細胞的厚實表皮,然后給這塊實驗材料注射了納米機器人。 這才是進行圍觀層面基因工程的“主角”。 經過將近一天一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的研究,李林分別實踐了個體強化路線的應用型技術。 比如“神經組織工程”對細胞再生性的研究,增強神經元、軸突和突觸的發育。 經由這項微觀工程,假如扎克細胞原本的再生力為“1”,那么現在它的再生力直接翻了數倍不等,達到“5—8”的程度。 不僅如此,李林還對其進行了“基因測試”,測定出它極為特殊的基因序列,并結合“基因圖譜記錄”的相關技術,然后通過“基因剪裁”及相關工具對其再生性進行切割,成功將這一小塊“血肉”與“再生性”分割開來,分別作為“獨立”的存在。 而同為 65 級解鎖的“腺體適應”技術就不適用于扎克的細胞了,因為他根本就不具備“腺體”這種組織。 不過通過“腺體適應”的基因手術,李林能通過改變腺體生物的特性,在一定范圍內定制生物的環境適應性。 比如讓不具備鰓的人類,能直接通過肺部從水中汲取氧氣并過濾出水,在身體所能承受水壓極限的水下進行呼吸。 又或者,通過改造人體的肺部特性,極大增強肺部的活性和儲存氧氣的能力,令一個人在劇烈運動的情況下,單純借助體內儲備的氧氣活動一兩個小時的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