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見河字的時候,人們似乎能看見大河東去奔騰到海。 看見山字的時候,人們似乎能看到叢山峻嶺奇峰險峻。 莫問劍一氣呵成之后,頓時感覺到壞事了。 與笠翁對韻第一篇相比,李公子的拙作,可就真的不堪入目了。 這簡直就是在李公子的詩會上,當眾打李公子的臉。 莫問劍腦筋急轉,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彌補的措施。 “笠翁對韻上下兩卷總共三十篇,乃是李漁前輩的驚世名作,可惜我只記得第一篇。我日夜研究其中的韻律,試圖從中找出吟詩作對的奧義,最終變得出口成章,沒想到造化弄人,反倒是因緣際會,變成了咬文爵字。論字莫勝一籌,論詩李讓三分,這樣的評價,我覺得非常合理!” 莫問劍故意含糊其辭,人們下意識覺得,撰寫笠翁對韻的李漁,就是李公子的長輩。 李公子非常清楚,家族里并沒有什么叫做李漁的長輩,下意識覺得這是莫問劍出于好意,通過這種手段給李家造勢。 李公子心中,自然就只剩下感激,而沒有任何不滿了。 按照正常的邏輯,李公子的詩會,應該在傍晚結束,不影響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 但由于笠翁對韻第一篇寫的實在是太好了,李公子的詩會氛圍變得非常熱鬧,以至于遲遲無法結束。 直到月上柳梢頭,沒有熬夜習慣的人們,實在是扛不住睡意的侵襲了,才滿是不舍的逐漸散去了。 莫問劍回到家中的時候,冷卻時間早就已經刷新了。 莫問劍躺在床上,打開了諸天道果模擬器。 【16歲,你撰寫的笠翁對韻第一篇,得到了李家的高度重視,經過李家長輩的商議,最終列為了鎮族至寶。與李家交好的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只要是看過笠翁對韻第一篇的人,都會對笠翁對韻第一篇贊不絕口。笠翁對韻第一篇的名氣,通過文人墨客的口口相傳,逐漸在上流社會變得人盡皆知。曾經的武當,乃是皇室供奉的道教名山,現在的魔教武當分舵,依舊是高官顯貴的首選師門。魔教武當分舵的玉衡堂主,出于好奇來到了李家,看到了你撰寫的笠翁對韻第一篇,對于其中蘊含的各種劍意,感覺到非常的震撼。魔教武當分舵的玉衡堂主,覺得你就是天生的劍圣,鄭重其事的邀請你去魔教武當分舵學劍,你經過短暫的思考,便欣然同意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