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實際上這只是蓋茨謙虛的說法,微軟選擇和科創未來合作的同時,有了新的想法。 或者說是一種障眼法。 特別在寰宇-鵬城出來之后,微軟關于元宇宙時代要做哪種類型的產品,產品思路變得更加的明確。 國內對于互聯網界跟風抄襲一直詬病嚴重。 但是實際上由于互聯網發明之初的精神就是開源共享。 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ibm發布的操作系統和其他程序,并且把這些程序的源代碼共享出來。 當時還有專門為了軟件開源共享而成立的share用戶組。 到了后來自由軟件運動的發起,更是讓開源一詞被普遍使用。 最開始的精神內核導致創意被抄襲現象不僅僅在華國嚴重,在互聯網的發源地阿美利肯同樣嚴重。 比如早期的蘋果起訴微軟,認為微軟抄襲了他們關于圖形化操作界面的創意。 后來icq在火爆之后,不止鵝廠借鑒了這一創意,微軟的msn同樣借鑒了這一創意。 甚至ibm也推出了自己的即時通訊軟件,只是少有人用過,叫ibm lotus sametime。 當然會有人說msn在1995年就成立問世了,而icq的母公司到了1996年7月才成立。 首先是先有的icq然后才有的mirabilis這家公司,再者1995年問世的msn主要是一個網絡服務商,而不是即時通訊軟件。 直到icq火了之后,msn才逐漸大力發展其聊天功能。 包括后來的扎克伯格廣泛抄襲借鑒別人的創意,facebook最早就是借鑒其他人的創意。 類似的事情同樣在阿美利肯同樣層出不窮。 華國互聯網行業的問題不在于抄襲創意。 而在于這些互聯網廠商在成功利用華國對本國互聯網產業的保護以及本土化的優勢成功之后做了什么。 大部分互聯網廠商在成功積累大量用戶上市完成原始積累之后,都想借鑒鵝廠和阿貍的成功。 他們希望成為賽博時代的互聯網地主,而不是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在很多基礎應用關鍵技術上,少有華國企業的貢獻。 早期因為微軟是全球最成功的企業,最著名的互聯網企業,比爾蓋茨退學創業的故事享譽全球。 因此1996到2016這二十年里華國互聯網行業的創業以軟件行業創業為主。 鵝廠和阿貍的成功更加助長了這一風氣。 后來蘋果和智能手機的大火,導致很多人開始做硬件領域的創業。 而腦機連接vr大火之后,互聯網的從業者對于風向是最為敏銳的。 大家意識到在硬件領域是肯定干不過科創未來,光是腦機連接技術就不是靠錢能搞定的。 但是軟件領域可以啊,腦機連接vr的軟件領域創業機會是堪比當年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一次機遇。 抖音的vr直播收入早在2025年的時候就超過了普通直播打賞金額。 已經有不少光學制造商,增加在vr攝像領域的研發投入。 因此vr軟件領域迎來大量資金涌入,以前的互聯網企業們也紛紛加大了在這一領域的投入。 微軟也不例外,微軟是pc時代的巨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失敗者。 塞班系統在和安卓的競爭中失敗,是對微軟巨大的打擊。 他們錯過了一個時代,比爾蓋茨在鄭理面前意興闌珊的說虛擬現實實現之時,就是微軟落幕的時候。 是表演也有真實的成分在其中,實際上微軟從來沒有放棄在元宇宙時代扳回一城的希望。 但是如果微軟在新時代的嘗試再次失敗,那他們要面對的未來確實也一片黯淡。 不能做系統,那就做基于系統層面的應用,做能夠廣泛使用的應用。 微軟瞄準的借鑒目標正是寰宇鵬城,他們同樣打算打造一個類似的生態。 不過微軟打算基于《我的世界》這款游戲打造免費的和鵝廠截然不同的用戶空間和應用。 《我的世界》在vr領域具有更加豐富的可玩性,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屬于微軟一直捏在手上沒有放出來的王牌。 無法做系統,那就做不可替代的軟件,這是微軟打算應對新時代的方法。 鵝廠推出的寰宇-鵬城很賺錢,但是同樣要面對無數強大的競爭對手。 這就好比原神在全球大肆吸金,引來無數游戲廠商想要做類似風格的作品分一杯羹。 鄭理和蓋茨還聊了一下工業vr的授權,關于這個技術,華國官方已經禁止了對外出口該技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