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議爵-《紅樓之挽天傾》
第(1/3)頁
大明宮中——
聽著禮部尚書賀均誠的請罪之言,崇平帝面色淡漠,半晌沒有說話,既未說降罪之言,又沒有說其他言語,但大明宮的空氣卻在逐漸凝結。
就在賀均誠躬身腰酸背痛之時,崇平帝看向一旁的內閣首輔楊國昌道:“楊閣老,以為此事當如何處置?”
楊國昌蒼老面容上現出一抹思索,少頃,蒼聲說道:“圣上,老臣以為可派朝廷重臣察察此事,窮其本末情由,露真相于天下,給朝廷和士林一個交代,老臣以為賀閣老為內閣重臣,又兼領禮部,先行自查自究,而后可著刑部,將涉案的五城兵馬司衙門佐吏以及京兆衙門的胥吏,羈押問話。”
正自躬身而心懷忐忑的賀均誠,感激地看了一眼楊國昌,拱手,揚起一張蒼老面容,說道:“圣上,老臣愿戴罪立功,嚴查此案,凡在范儀舉告一事上敷衍塞責,玩忽職守的官吏,不論涉及到誰,絕不姑息!”
崇平帝看向一旁的內閣次輔韓癀,威嚴面容上不置可否,說道:“韓卿以為呢?”
韓癀白凈儒雅的面容上現在凝重之色,朗聲道:“圣上,此事既是涉及到五城兵馬司以及京兆衙門官吏瀆職,臣以為可由都察院協查。”
李瓚在一旁瞇了瞇眼,看了一眼韓癀,心道,這位浙黨魁首,是要借機行事?
“都察院?”崇平帝思忖了下,說道:“都察院的蔣卿,因為年邁體弱,身患惡疾,明年就要致仕,這般士林關注的大案,耗費心力,由其主審,有失矜恤老臣之意,左右副都御史幾人,又出省巡視未歸,韓卿為吏部天官,可有適宜人選舉薦?”
都察院左都御史蔣浩年近古稀,身患喘嗽之疾,已不能視事。
而這種引起科道輿論嘩然的案子,于上于下都需有個交代,推鞠過程勢必十分辛苦。
而左右副都御史,一個巡視江浙,監察戶部于地方州縣的今歲秋糧征收事宜,一個前往山東,督察賑濟災民一事。
兩個都派了欽差之事,也抽調不得。
再往下就是左右僉都御史,掌道御史,這樣的大案,掌道御史顯然位份兒不夠,體現不出朝廷重視之意,至少得一位僉都御史才是。
韓癀心頭一動,想了想,觀察著天子的臉色,說道:“回圣上,臣以為,右僉都御史于德,耿介方直,明晰律令,可擔此任。”
崇平帝點了點頭,眸光閃了閃,說道:“于德,朕倒是有印象,那封彈劾賈珍的奏疏,法理兼備,行文曉暢,卿明晰律令之評語,確是貼切,那就由于德協助訊問此案,此外還需一人,前任京兆尹因貪腐而論罪,此案就是發其任上!既是京兆衙門之事,可由許廬自查自糾,會同審理此案。”
韓癀聞言,心頭大定,拱手道:“臣以為,許德清性情端方,剛正不阿,為京兆尹以來,不畏權貴,秉公處斷,臣以為由其會同審理此案,再是合適不過。”
賈珩看著韓癀,心頭有所明悟。
都察院左都御史蔣浩致仕,那御史大夫之職空缺出來,天子顯然屬意給了許廬,許德清履新總憲,勢必都察院有大的人事變動。
因為天子要刷新吏治,所謂新人新氣象,許廬履新之后,原本兩位右副都御史也勢必要遷調外放,而騰出來的位置,天子一定會問許廬的意見。
所以韓癀才讓于德,一貼二低……三靠,無論是上疏附和提前留影兒,還是與許廬共事,都是此番用意。
“不愧是琢磨人事的,潤物細無聲。”賈珩心頭對這位韓次輔也有了幾分警惕。
其人戶籍江浙,而江浙之地向來為朝廷賦稅重地,韓癀多半也是代表了江浙士紳的利益。
“走一步算一步吧,世事如棋局局新,現在考慮將來沒影兒的事兒,意義不大。”賈珩思忖道。
楊國昌聽著韓癀之言,皺了皺眉,他夾帶里沒有合適的人,兩位左右副都御史出缺兒,只能看著眼熱,不過見韓癀一副籌謀的樣子,心頭閃過一抹冷笑,“只是如果以為許德清就不提拔自己的人,可就大錯特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宝清县|
宁安市|
长治县|
历史|
讷河市|
井陉县|
柯坪县|
邹城市|
常宁市|
廉江市|
萍乡市|
万安县|
筠连县|
石楼县|
通江县|
康保县|
阳朔县|
遵义县|
沁阳市|
平远县|
阿荣旗|
达日县|
子长县|
盐城市|
凤阳县|
临武县|
固阳县|
大冶市|
新和县|
土默特右旗|
江门市|
新绛县|
固安县|
永安市|
华坪县|
开远市|
平远县|
特克斯县|
长白|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