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管學生們愿意與否,作業是肯定要寫的。 即便其他系的院長教授,也都沒有半點意見。 沒看到徐逸一這位校長始終含笑嗎? 他們敢有意見? 盡管周長州很想快點結束這次演講,但學生們卻不愿意,紛紛叫嚷著有些問題想請教李教授。 這些學生也不傻,知道喊李教授,說明是自己人。 你看,自家學生找教授請教點問題,總不至于不近人情吧? 所以,話筒很快就到了學生的手里。 “李教授您好,我是美術系的學生,只不過跟您不同,我學的是油畫,我想請教您,在您的眼中,到底是油畫好,還是國畫好?” 這個問題有些犀利,倒像是有備而來。 不管是臺上還是臺下,不少人的臉色頓時一變。 而周長州并未去針對那名學生,而是把目光落在一個年約三十來歲,留著半長發的,穿著打扮很隨意的男子身上。 眾所周知,李青照這位畫道大師,主張的可是國畫。 不管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五岳系列,全都如此。 那么,他這位國畫大師,又會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呢? 不少人都對此表示期待。 對此,李青照沒有猶豫,或者說,他本身就不在意。 “在我看來,不管是油畫,還是國畫,都是對生活,對事物,是藝術的一種呈現,只是呈現的過程稍稍不同,但其本質,并沒有什么兩樣。” 聽到這個回答,明顯有人失望了。 這可跟剛剛犀利批判的李大師不一樣。 難道是慫了? “可據我所知,目前國際上,西方國家,流行的都是油畫,難道我們不應該順應國際潮流嗎?”那位學生繼續問道。 “關于這個問題,那就要看你怎么去定義潮流這個東西了,而且你畫畫的目的是什么?難道是為了給西方人看的? 我知道,油畫在國際上的價格遠遠超過國畫,但這又能代表什么? 代表油畫比國畫更高一等? 據我所知,目前國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畫油畫的,他們的作品實際上并沒有賣到國外去,反而被咱們自己人買走了。 而且國內跟國外,哪怕都是油畫,可因為生活環境不同,價值觀的不同,所呈現出來的東西,也不盡相同。 過分的去強調接軌國際,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為什么我們要去適應國際的標準,去適應國際的愛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