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岱宗夫如何? 在李青照原來的世界,泰山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以說,從秦始皇開始,便賦予了它特殊的意義。 封禪! 泰山安,四海皆安。 迷信嗎? 也許! 這方世界,當(dāng)然沒有泰山,更沒有這樣的說法。 但李青照卻可以通過畫道,將它完美的呈現(xiàn)出來。 正如他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的。 泰山,承社稷之重。 此泰,更是國泰民安的泰。 消耗畫家職業(yè)20萬聲望值,一座雄偉磅礴巨山,憑空出現(xiàn)在李青照的腦海中。 歷史的厚重,歲月的滄桑,彌漫開來。 如果此時有外人,就會發(fā)現(xiàn),李青照雙目中倒映著一座真正的泰山。 提筆,著墨,寥寥幾筆,便勾勒出泰山的骨。 隨后那郁郁蒼蒼的山色,看似好像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 明明只是水墨畫,卻仿佛有無盡的景致透出,恍如真實。 繼而,隨著李青照手腕抖動,筆尖輕點,層層云氣如玉帶環(huán)腰,升騰而起。 遠(yuǎn)望,似有飛鳥正奮力的扇動翅膀,回旋入山。 再接下來,一輪大日劃破天際云海,如有一縷金光傾瀉。 山南山北陰陽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最后,墨色輕彈,一個身影佇立在玉皇之巔,俯首遠(yuǎn)眺。 旁邊的石碑上,寫著五岳獨尊。 冥冥之中,恰似窗外的陽光照射進來,跟畫中的金光融合,那氤氳之氣化作無數(shù)匍匐小人,在祭奠屬于泰山的魂。 李青照收筆而立,久久不能自已。 如此奇特景象,連他這個始作俑者,都為之失神。 至少在畫其它四岳的時候,并未出現(xiàn)這種神奇的景象。 海市蜃樓? 還是畫中之魂外顯? 亦或是巧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