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專科醫(yī)生,還是一個副主任醫(yī)師級別的專科醫(yī)生。 居然比不過一個其他科的主治醫(yī)師級別的醫(yī)生…… 那他自己還有什么臉面! 以后醫(yī)院里面的同事誰還會相信他? “這些都是你的憑空臆測,即使你說的是對的,但是胸腔里面的出血來自哪里?” “難道不是傷到肺的血管?如果不是,哪里來的那么多的出血?而如果傷到了肺的血管,保守治療就很難奏效,難道不需要開胸探查嗎?” 黃大光又說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質疑。 “我考慮這些出血是膈肌裂傷口冒出來的”,面對黃大光的質疑,陳博繼續(xù)分析到道: “如果是肺血管損傷引起的出血,那這個肺被刺穿的深度就應該比較深……” “這種情況下隨著病號的呼吸,吸到肺里面出來的氣會越來越多,胸腔的積氣量也應該越來越大……” “但是你看片子上,只有少量氣胸,所以我考慮肺只是刺穿了很小很淺的一個口子。” 陳博看向眾人,繼續(xù)道: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肺血管受傷這種可能沒辦法完全排除,只能等我們手術的時候驗證了。” 聽完陳博的分析,眾人心里都贊同陳博的觀點,他的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 特別是羅浩,作為一個普外科的醫(yī)生,他覺得陳博分析正確的概率很大。 自己怎么就沒有考慮這么全面? 這時候黃大光的面子就掛不住了。 就算他不想承認,也不得不說陳博分析的很有道理。 而且自己檢查傷口都時候,確實把左肋下那個小傷口給忽略掉了。 但是他不可能承認自己會失敗,所以他看著陳博質疑道: “就算你分析的正確,那手術先由普外科開始就對了,你們骨科為什么要同時開始?那不是影響了別人的操作,增加了出血量嗎?” 這個說的也是有道理,所以眾人暗自思索,等待陳博的回答。 “正常來說的確是這樣,如果不是這個病號特殊,我的確會等普外科先把內出血止住了再考慮做我們這邊的手術”。 陳博接著移動了一下腳步,指著病號的右邊大腿部位的一個小傷口繼續(xù)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