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離譜的是,陸貝貝還真拉著陸貓貓回酒店了。 小課堂被迫中止。 顧辭:“……” 他還沒講完呢。 而且這么做真的可以領悟生命規則嗎? 他和夏稚經常愉快的玩耍,也沒見對生命規則的理解有所提高啊? 陸大師好不正經……齊藤飛鳥在心中小聲吐槽了一句,紅著臉問顧辭道:“老師,我們繼續嗎?” 小飛鳥還想接受老師更多的教導。 “繼續吧。”顧辭決定先不管陸貝貝了。 陸貝貝要是真領悟到生命規則,肯定還會來問他的,到時候再單獨給陸貝貝說說吧。 剩下的內容其實也不多了。 在明白如何利用生命規則為召喚卡之外的星卡添加亡語以后,就很好理解他為什么會說用亡語來提高飛劍的性能是效率最高的方法了。 「亡語」結構本身是由基礎的「自爆」結構改造而成。 其中有個過程是重新定義死亡后所產生的能量的性質。 把「傷害」變為「增益」。 法術卡也可以這么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火球術。 如果用這種方式來改造火球術,火球還是火球,砸到目標后依然會產生爆炸,但這個爆炸不會再對目標造成傷害,而是會產生一團精純的能量。 這團能量可以通過結構做成“治療”、“防御提高”、“攻擊提高”,或者“快快變大”等效果。 【火球術】也會因此變成【治療火球術】、【加攻加防火球術】,以及【火球術的祝福】…… 而當火球炸掉以后,還會產生亡語。 相當于一張星卡,兩次buff,合計數值20000。 比普通亡語召喚卡14000的增益多了接近43%。 算上時間成本,這個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恐怖的。 特別是將這樣的“亡語法術”打包做成奧秘卡之后。 不再需要讓召喚卡去送死,只要設置好奧秘卡的觸發條件即可。 比如「當友方星卡師使用武器卡時觸發」。 或者嚴謹一點,「當友方星卡師使用【xxx】武器卡時觸發」。 直接指定一張武器卡作為奧秘的唯一觸發條件。 在打架的過程中,像埋正常的奧秘一樣把這些卡埋在場上。 這樣一來,這個一萬把飛劍的大招,便幾乎沒有了啟動時間。 想什么時候放就什么時候放。 因為引星劍一分為十需要消耗所有耐久,等于將武器變成了一個一次性的技能。 所以數值上的增益,可以全部做成攻擊,一點耐久都不要。 這也是顧辭要將亡語召喚卡改成亡語法術卡的原因之一。 法術卡沒有生命值和耐久,不會產生無用屬性。 在召喚卡的「生命值結構」和武器卡的「耐久結構」的位置,對應的是法術卡的「攻擊范圍」。 而法術的性質已經從傷害變成了增益,「攻擊范圍」自然也就成了「增益范圍」。 花個2000點數值的星符把這個范圍做大一些,讓這團能量分布更廣,再加上特制的「定向傳遞」結構,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雨露均沾,對一千把引星劍分別進行增幅,然后使用武器技能,完成一萬把飛劍的絕殺。 20000數值用掉2000來擴大范圍,剩下18000都是攻擊增益。 也就是說,只要5張這樣的奧秘卡,“劍來”就可以輕輕松松打出超過10萬的總傷害。 哦,還有暴擊。 如果是陽壽型星卡師,10萬會變成20萬。 4萬傷害的仙術不配叫仙術,那20萬呢? 星空戰艦的終極一炮都才15萬哦~ 齊藤飛鳥小嘴微張:“好……好厲害。” 一炮20萬……不是,一個技能20萬傷害。 這就是仙術的威力嗎? “仙術不只這一種,趁陸大師不在,我再給你講一種另外的仙術吧。”顧辭說道。 趁陸大師不在?齊藤飛鳥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嬌羞的幸福感。 果然在老師的心里,自己才是那個唯一的寶貝徒弟嗎? 但其實,顧辭只是想讓陸貝貝和齊藤飛鳥學會自我思考,適應全新的制卡思維模式。 齊藤飛鳥和陸貝貝都沒領悟生命規則,顧辭之所以要把生命規則拿出來講,不是想炫耀這道至高規則有多厲害,而是為了告訴兩人,改造結構不僅可以從結構本身入手,還可以融入規則。 這就是一種不一樣的思維模式。 另一種則是老生常談的「組合」。 二十張卡組成星洲壹號空艇是一種組合。 十五張卡組成會掃堂腿的機甲是一種組合。 五臺機甲組成巨大的星空戰艦也是一種組合。 這些卡都是機械卡。 但卻不代表只有機械卡才能進行組合。 奧秘卡也是可以的。 單張卡牌的威力有限,組合卡卻不存在這個問題。 一張星卡無法兼具控制和傷害,那就用兩張卡、十張卡,甚至更多的卡。 一部分卡用來控制對手,一部分用來打傷害。 并且在其中融入射線類法術卡的「持續施法」結構,讓多個星卡師通過傾瀉星力來維持星卡的效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