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傅清在內閣做事,深得皇上信任,憑借的并不全是才能,而是洞若觀火的觀察能力,他了解皇上的心理,他是皇帝,天下都是他的,手里的皇莊不計其數,甚至皇族中人皆是如此,自然不可以被一些平民分去。 他繼續(xù)道:“您這地是借給百姓的,百姓照樣交稅,只是少了給地主權貴這一層,如此一來國庫豐裕了,百姓也吃飽飯了,定然會感恩與您!” 皇帝是明白人,他徹夜思考了許久,自然懂得這個理兒,一開始還有些過不去心里那道固有觀念,如今被傅清這么一說,也高興了幾分。 也開始在想這事的可行性,他蹙眉道:“只是,這如何將土地從權貴手里要回來?” 這是這次土地變革法中最難的一道關卡,若說朝廷無緣無故收回權貴手中的田地,必然是會遭到權貴們的反抗的。 這些狡猾的世家權貴反抗的態(tài)度并不是與你硬碰硬,而是裝啞巴,任你怎么說都推脫,反正所有人都如此、 世家一旦遇到利益糾葛,就會擰成一股麻繩,團結起來,雖說當今政權穩(wěn)固,大權在握,但是對于這些世家權貴也有些莫可奈何。 你真要說他們不敬皇權?那也未見得。 只不過是送你軟釘子,表面上的規(guī)矩還是做得很好的,朝廷也沒理由削他們。 最終還是聞子吟提議了,土地按每戶每人來規(guī)劃,至于權貴朝廷下令收回土地,僅可以保留人口上應有的土地,其余朝廷出錢回收回來。 正兒八經地下旨權貴們即使不愿,也不會光明正大作對,頂多說你這個皇帝壞話,不體恤臣子等等。 作為封建朝廷的君主,皇帝還是不太樂意出這筆錢的,還是聞子吟拜托了戶部尚書,跟皇帝算了一筆賬,最后發(fā)現把土地分給百姓耕種,和經由權貴們佃給百姓,國庫的收入完全不相同。 因而默默不吭聲了,捏著鼻子打算認了這筆錢,然而心里卻暗戳戳地將這些收錢的權貴們給記住了,決定找著機會了再找還回來。 永年二十年初春,震驚天下的東槐土地案變法開始了。 在長達兩年的斗爭中,百姓們開始有田地耕種了,不再佃地主家的地,權貴們迫于無人種田,和百姓們的罵聲,紛紛將土地低價賣給朝廷,再由朝廷分配出去。 而此時,東槐中原的大部分百姓們也幾乎每家每戶都分到了土地,分到了糧種,勤勤懇懇伺弄自家土地,兢兢業(yè)業(yè)地種田,好期來年能有個好收成,若有余糧,還能賣點錢,補貼家用,給家中孩子裁件布料或送孩子讀書,皆是好的。 震驚后世的封建社會土地均分法案轟轟烈烈地落下帷幕,也為東槐后來的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使得華夏從東槐盛世開始,成為了世界第一農業(yè)大國和經濟大國。 都說強國是因為有一個好的開始,一個好的基石,便有好的發(fā)展循環(huán)。 對于華夏來說,也是如此。 東槐在土地變革之后,又陸陸續(xù)續(xù)推行了不少在后世看來仍然先進且還在沿用的制度。 例如教育制度,在東槐盛世初中期,中原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yè),時職太子太傅和百官之首的宰相,歷史上第一位女宰相繼土地法后又提出一項制度。 她推崇教育,認為不識字不開化,國家沒有多方面的人才,意味著發(fā)展會滯后。 因此她向已經年近中年的皇帝,提出了在全國各地多個地方,以鎮(zhèn)為單位,建立學院,不僅僅是傳授傳統(tǒng)儒學經義的教育,更有多方面的教育,開展更多科目。 例如在當時世人看來的所謂奇技淫巧,其實是有可取之處,且實用的技術,木工,機關學、農學等等,為后世的教育打下了一片堅實的基礎,也為后來的東槐盛世人才濟濟,百花盛放的景象走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