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要成為人上人,坐上這百官之首,光靠才能可不行,重要的是讓人敬你,喜歡你亦或是懼你都可以,最要不得的是小人得志,將自己置身于同等水平,然后與其爭執(zhí)長短。” 她停下腳步,“三哥,你入朝為官這么久了,也該懂得,逞一時之快,對自身并無用處,將眼光放長遠些,方有所長進。” 她說這話時,眼睛看向前方,在初冬上午時分暖暖的太陽光下,眼里仿佛都是星星點點的光芒,浩瀚深遠,有那么一瞬間讓聞谷生不知置身于何地,隱隱覺得,妹妹不像他妹妹,更像是皇帝那樣的人,威嚴深不可測。 —————————— 今日是今年的最后一日,上完今日可連續(xù)休沐半個月,為元節(jié)年假。 聞子吟坐在書房內,慢慢整理思緒,提筆伏案寫奏折。 其實事情并非從頭到尾都是這么順利的,這幾年來為了鉆研糧食增產的方法,聞子吟耗費了無數心血。 一開始研究的是水稻雜交改良種子,原來的現有的糧種是初代馴化的,不僅種植方式和季度單一,連糧食收成也有限,所以聞子吟就想辦法改良種子。 她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即使有看一些書籍,也無法短時間內將稻谷改良,因此她在屢次試驗后,在灌溉中加了一絲沾染上空間仙氣的龍眼魚池塘內的水。 這樣一來,果真長出來的稻谷發(fā)生了變化,再將長出來的糧種再次結合培育,經過反復多次后,終于得出既適應中原土地環(huán)境的糧種,又生長力較強,不容易害病,可以一年收成二季,且二季產量和質量絲毫不下于一季的稻米。 在稻米研究成功,并投入一些地方進行試驗耕種后,聞子吟又跑遍了各地農田地里山里,找出了野生紅薯和玉米,并將其帶回培育。 這兩種作物野生的個頭小,產量不如后世的高,聞子吟也經過了一番的培育,方才弄出最終的糧種,一生多,多則更多,慢慢地這些都投入到試驗田種植然后再推廣全國。 在這三種作物中,紅薯和玉米皆是產量高,生長力強,且耐旱的農作物,在未來足以成為支撐百姓們生活的主力,稻米遇到荒年旱年便無能為力。 但是紅薯和玉米卻不一樣,長得快產量還高,且淀粉類的非常容易飽腹,讓百姓們吃個飽飯不是難事。 東槐國這三年來,經過聞子吟的培育和鉆研,陸陸續(xù)續(xù)出產了越來越多的高產量農作物,從兩年前篩選出一些試驗田到如今第三年,全國三分之一的地方種上了這三種高產量的糧食。 而這還在繼續(xù)推廣,如今收上來的糧食,挑選了大半好的糧種,各地的官府免費發(fā)放給百姓們第一季糧種,到二季之后自然有了糧種可用。 然而事情未完,在沒有出成果之前,聞子吟沒有貿貿然提起土地制度的事,只因這事若要解決,不僅侵犯的是各個權貴世家,達官顯貴的利益,也同樣侵犯了皇族的利益。 一旦在毫無據點時說出來,即使皇帝對她頗有賞識信任,也免不了不悅。 因此一直到了今天,讓天下和皇帝都看到了成果,她才連夜寫了一份奏折,并在年后,永年二十年的第一個朝會,在她上任宰相的第一天,將這份奏折呈上了皇帝的御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