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遠在南邊小山下的聞家已經時隔三年再一次炸響了! 秋闈是真正意義上的科舉,不同于童生。 乙榜放榜之后,前五名都光榮鄉里的待遇,報喜官們快馬加鞭趕往前五名家里報喜。 分別是第一名“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為經魁,報喜的在臨近舉人家時,會放鞭炮以示隆重。 因此只要若想知道自家的人考得好不好,只需看有沒有人來報喜即可,名次靠后的就沒有這待遇,需要自己去看榜。 聞家雖說出了一個小三元秀才,成了十里八鄉出名的人家,但到底還是一大家子靠著地里吃飯的農家人。 這一日,聞家眾人冒著大熱天大太陽剛剛從地里回來,家里頭就半大的孩子歡兒帶著幾個還只會爬的小弟弟在家待著。 天氣熱,農家人也沒什么講究,就著早上出去前煮好涼著的糙米稀飯喝,剛喝上兩口,配上點咸菜,那邊敲鑼打鼓,噼里啪啦地鞭炮聲音由遠及近。 “是誰啊?谷生,出去瞧瞧。” 聞婆子即使老了也不認老,每日不干點活就不舒坦,因此平日里也會跟著去地里做點輕省的活計。 剛回了家,她一屁股坐那喝稀飯,也懶得動彈,又架不住好奇心,讓孫子趕緊的出去瞧瞧看是什么動靜。 聞谷生出去了,沒一會又跑了回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滿臉漲紅。 “祖,祖母,外,外頭說是來報喜的!” “報喜?報什么喜?咱家還能有啥喜事啊?”在場眾人納悶,沒等聞谷生緩口氣兒,也沒等他們琢磨個所以然來,院門口就噼里啪啦一陣響兒,敲鑼打鼓的,不知道的以為這家是發什么什么大喜事了。 也確實是大喜事。 那為首的帶著頂瓜皮帽,面帶笑意拱了供手,道:“這里可是聞解元家?” 聞家眾人聽不太懂,疑惑地看著他,表情都是蒙然的。 那報喜的一拍腦袋,又重新解釋道:“就是聞子吟,她這次秋闈考了頭名,考了解元,中了舉了,從此便是舉人大老爺了,我們是特來恭賀報喜的!” 這么一說,大家就都聽明白了,不僅聞家人都聽明白了,被著陣勢動靜吸引來圍觀的村民們也都聽懂了,甚至還有從鎮上一路追隨過來的,就是為了湊個熱鬧,看個究竟! 也有心里暗自嘀咕羨慕嫉妒的,就這么一戶偏僻的農戶人家,瞧瞧穿的那鞋子,還露指的布鞋草鞋,身上穿的也是帶補丁的粗布麻衣,還沾著泥土......怎么看都寒酸。 然而就這么一戶人家,竟然出了個中了解元的舉人老爺,這可不單單是祖墳冒青煙了,怕是冒火了吧,這么旺! 聞家人回過神來,聞老漢的平日里最寶貝的煙桿子都掉了地上了也渾然不覺,他作為一家之長,跨步上前,邀請報喜的眾人進來吃杯茶水。 這事報喜的也樂意,吃口解元家的茶水,沾幾分福氣,茶水好不好喝不重要,重要的它這是新出爐的解元家的茶水,那就是不一樣! 聞婆子也有點經驗了,見老頭子招待了眾人,連忙回屋去,拿了紅布,又從罐子里頭取出一小塊碎銀子,約莫半兩,這是她孫女臨走前給的,說若是有人上門報喜,便用紅布包裹上一小塊給人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