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幾年縣令一直致力于發展科考,這學堂是縣令聯合當地的霍先生華先生和劉員外幾個出資出力建立的。 本朝雖說秀才功名才有相應的補貼,但是作為童生試中表現優秀,潛力極大的學子,地方上都會暗地里扶持和資助。 若有幸多培養幾個朝廷人才,那么這個地方考評也會多提幾分,下面的學子受到鼓勵,有所動力,長此以往便會形成良性的循環。 聞子吟正在她阿母的陪伴下收拾東西,準備去鎮上,因著和兩位先生約定好這兩月住到學堂里去,兩位先生會對她輪流指導,以應對兩個月后的府試。 固然他們對這個得意學生有信心,然而科舉考場上千變萬化,多學點不是壞事。 以聞子吟女子之身參加科考,若是不拿出優秀的成績必定難以服眾,這條路她走比尋常人走要難得多。 已經包袱款款在三兄長聞谷生陪伴下次日就去了鎮上,此時已經埋頭書海,日夜苦讀的聞子吟并不知道,他們村里和鄰村已經炸開了鍋。 那日坐了一早上的里正等人走了之后,村里人就散了,有關系好的就上門打聽,隨后整個村都知道了,他們村長家出了個案首,未來能得秀才的那種! 別的他們聽不懂,就聽懂了這句,考了頭名啊,還是未來秀才哩,這可真是了不得,還是村長家的六歲小女郎呢。 當初他們怎么就說,好端端的送孩子還是個女孩去上什么學堂啊,女郎讀書識字有用?還不如學個繡活來得實在,還能賺錢貼補家用。 卻不曾想,人家村長家,那聞老婆子是打的這個主意,見那孩子天生聰慧就送她讀書認字,還考了功名回來,往后不得賺大發了? “要不怎么說人家是村長呢?自然是比咱們有遠見啊,這下可好了,咱們村也出個有功名的讀書人了!” 村民們嘀咕歸嘀咕,羨慕歸羨慕,但到底是喜悅大過于其他的。 都是一個氏族的,一個村的,一個地方的,出了這么個小神童小秀才他們也與有榮焉呀! 這能帶來的隱形好處太多了,這樣往后上面定會多重視他們幾分,這不就是惠及了所有人? 聞家本就在大陽村和大陽山下三個村里名望不低,這下更是水漲船高,來往的人絡繹不絕。 連著聞谷生有一個未過門喪妻的事都不放眼里了,媒婆們紛紛上門來提親,這個可是案首她嫡親哥哥,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 時間在聞子吟埋頭苦讀下一閃而逝,這一兩月來,被兩個先生盯著日日看書練字寫文章,連華先生平日這么懶散的一個人,都對她這次科考特別重視,沒事就來盯梢,聞子吟苦不堪言。 還好只要專注,時間便過得飛快,在離著科考還有五天的時候,霍先生叫停了這次地獄式補習,聞谷生掐著時間來到學堂準備陪他妹妹再次去參加科考。 聞大郎在聞子吟的勸說下這次沒來,倒是華先生說要跟著一塊去玩玩。 還是三人一馬車,沒帶幾件行李,輕車從簡顛顛地上路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