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學(xué)堂西側(cè)的屋子里,稚聲稚氣的朗朗讀書聲中唯有一道小身影顯得尤為特別。 那女童坐在靠近先生桌案旁邊另設(shè)立的一套小桌椅上,身著縮小版的青衿學(xué)子服,她并未讀書,而是板著小臉一筆一劃認真地在宣紙上寫著字。 待下面小學(xué)子們朗讀聲停下,旁邊的老先生走過去:“可寫好了?” 聞子吟放下毛筆,點頭道“回先生,寫好了。” 霍老先生拿起桌上的宣紙,細細端詳。 孩童腕力尚且不足,但字跡筆畫之間還算端正,也無寫錯之處,這段時間的字沒白練,能在短短時間將其余學(xué)生念的內(nèi)容照著書寫下來,已是不易。 隨后老先生布置了作業(yè),練大字兩篇,背熟文章兩篇。 而聞子吟的任務(wù)就更重了,霍老先生知道他這個學(xué)生過目不忘的本事的,因而布置的課業(yè)又加重了幾分,另從自己書房里拿了幾本書讓她帶回去看,隨后便宣布放堂。 “還記得先生教過什么嗎?” “記得!唯有學(xué)習不可懈怠也。”孩童們聽到放堂眼睛一亮,齊刷刷地搖頭晃腦照背著先生往日強調(diào)的話。 霍老先生一捋胡須,笑著瞇眼:“不錯,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讀書習字一日不可荒廢,過完元辰后,先生可是要檢查你們的作業(yè)情況,倘若有一絲懈怠,定要責罰!” “先生說得是!” 聞子吟上了學(xué)后有幸趁著先生不在的時候,偷偷拿過先生書房里的書看過。 便知道了這里是一個名為東槐的國家,當今皇帝登基三載,若是等過完元辰便是四載了,元辰在這的意思就是過年的意思。 聞大郎單手抱著女兒,背后還掛著個竹籃子,另一手也提著東西。 過兩日便是元辰,聞老婆子給了銀子吩咐他順道采購些東西好過年節(jié)。 糧食自是不用買,家里自己種的還夠吃,就是沒有白面包餃子,聞大郎買了幾斤白面,看著懷里打著瞌睡的女兒,想了想又叫店家稱上一斤紅糖,另拿了幾塊麥芽糖。 聞子吟醒過來的時候,聞大郎正在買豬肉,街道上人聲鼎沸,哪怕已近日暮依然熱鬧得很,大約是跟元辰已近有關(guān)系,無論是小商小販還是開在街道上的店家都指著過年賺上一大筆銀子。 往日里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的百姓們,也舍得在這個時候多買點東西犒勞一年辛苦的自己和家人,小孩子們更不必說,最是歡喜的便是過元辰。 “寶兒可想要什么禮物?”見女兒醒來一雙清澈大眼睛烏溜溜地四處亂看,聞大郎壓低聲音問道。 前面有捏著糖人的商販和扛著糖葫蘆把子的四處亂晃的賣貨郎,見女兒眼神瞟過,聞大郎笑笑便上前買了一串。 “糖人還要不?” 見女兒搖頭拒絕,聞大郎干脆去了書店,父女倆挑了一小疊宣紙和兩本書,聞大郎不認得字不知道那是什么書,是女兒挑的,他只管付錢就是。 兩本書外加一疊宣紙便占了今日購買的東西的大頭。 因而讀書難讀書貴,平民百姓們就是再想給家里的孩子啟蒙讀書,也要顧慮是否負擔得起,像聞家這樣一大家子在村里靠著地吃飯,還勉強能填飽肚子,另外做活賺錢給孩子上學(xué)的,也是不多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