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老太婆上前來,將王婆子推開,一眼就看見榻上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孩子,心里可樂壞了。 甭管家里有幾個孩子,但是到底多年未有新生命了,三代的媳婦除了孫長媳的肚子里剛揣上,旁的都還沒影,她大兒媳這胎生的可是時候了。 “哎喲,祖母的乖孫兒,瞧這小臉蛋多俊!” “可不是,大娘子生的是女郎,有兒有女多福氣喲!” 那頭王婆子順嘴多說了幾句好聽的,以期多得點報酬,大陽村的慣例,接生孩子一律都是給十個雞蛋并兩文銅板,沒錢的便給點白面算是抵了。 這話一出,聞老太婆果真高興了,她粗糙的大手掀開嬰兒的棉布看了看,一張老臉喜得褶子都出來了。 老太婆這么多年就沒抱過小娘子,她自己倒是生了個女郎,可惜老早嫁出去,也當了婆婆了,孫輩的全是淘氣結實的郎君,還不如嬌軟的小娘子討她歡心。 “老二家的,去,準備一籃子雞蛋,多放兩個,拿過來謝過王婆子。” 張氏乖順地去了廚房收拾雞蛋,聞老婆子在身上摸摸索索,掏出了兩塊銅板,又扯了一旁的紅繩子串了串,遞給王婆子,滿心滿眼都是高興。 “去吧,待我乖孫兒周歲再來吃酒。” 此言一出,王婆子便驚訝了,他們這雖說餓不死,但家家戶戶繳了賦稅也沒多少余糧,因而孩子出生之后,這里沒有滿月酒的習俗,周歲后可辦可不辦,一年到頭沒見過幾家辦過酒席的。 聞氏大家不愧是村里大姓,還是族長家哩,這老婆子也真舍得,王婆子心里暗自嘀咕,面上高高興興地應了下來,又瞧了眼婦人懷里的嬰兒,滿足地提過那十來個雞蛋滿載而歸。 看了眼脫力昏睡過去的兒媳,聞老婆子抱著乖孫兒出去。 門外圍著的一大串人圍攏了上來,此時已是吃過晚飯,大人小孩正好都空閑著,說到小孩,家里最小的其實也不小了,是老二家十一歲的小郎君。 “祖母祖母,這是伯娘生的妹妹嗎?” “誒!就是你妹妹,喜歡妹妹不?” 聞婆子將女娃稍稍遞出去,露出一張小臉蛋出來。 那小郎君仔仔細細地瞧了,大聲應道:“喜歡,喜歡妹妹,比喜歡大黃還喜歡!” 大黃是他們家看門的一條土狗,溫順聽話,小郎君稚氣的話一出周圍的大人都笑了,紛紛圍著孩子打趣。 這邊熱鬧,人群外圍還有一個憨厚高壯的大漢,此人正是小女郎的生身父親。 他曬成古銅色的肌膚,一張國字臉上滿滿都是渴望,眼巴巴地看著老娘懷里的孩子,奈何母親周圍圍了好些個人,他一個大男人不好意思擠進去問女兒抱抱。 待到晚間時,大房的房間清洗干凈了,聞老太婆才將孫孫放了回去,聞大郎終于抱上嬌軟的女兒,女兒嬌嬌小小一只,他一個手掌就能托起,聞大郎小心翼翼地雙手拖住,滿眼全是喜愛。 他這個年紀,兒子媳婦都有了,他的老媳婦還給生了個嬌軟的女兒,心里又是歡喜又是感激,抱著寶貝兒怎么都愛不夠。 聞大郎笨嘴拙舌,心里再歡喜,也沒讓人看出來。 晚間吃完飯聞老太婆瞧兒子臉色看不出喜怒,便殷殷切切還叮囑了兒子,讓他好好做點木工,去鎮上找活干攢點銅板,日后才能養大閨女,待嬌嬌女郎長大了,她幾個長兄的娶妻生子了,還有誰靠得住? 聞大郎悶悶地應了,現在抱著女兒心里也盤算著過兩日去鎮上找活干,鎮上沒有就去縣里,左右現在還不是農忙,妻子兒子也能應付得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