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全屬性滿格的人是非常罕見的,而嚴重偏科,某一屬性滿格的人也不多見。 韓信就是一個嚴重偏科,軍事能力滿格,其余屬性較為中庸的一個人。如實說,劉長其實也是如此,歷史上的他,個人武力滿格,其余屬性為負,曾當(dāng)眾表演抗鼎,讓人懷疑他到底是姓劉還是姓項,又曾用一個大鐵錐一下子干掉了辟陽侯審食其,讓隨從割下他的腦袋。 在漢初,全方面發(fā)展的大概就只有曹丞相了,無論軍事,內(nèi)政,謀略,個人勇武,他每個都是“略懂”,可以當(dāng)將軍,做先鋒,做丞相,號稱大漢第一萬金油。可能個人勇武不如樊噲,打仗不如韓信,謀略不及張良,內(nèi)政不如蕭何,但是,這已經(jīng)是奇才了。 當(dāng)劉肥回到齊國的時候,曹丞相帶著齊國群臣前來迎接他。 此曹丞相非彼曹丞相,他身材修長,皮膚偏白,不太像個武將。他曾是沛縣的獄掾,也就是管理監(jiān)獄的小吏,是蕭何的下屬,估計平日里沒少跟劉邦相處,一來二去也就混熟了。 這個人在后世的名聲不顯,最大的名聲卻是蕭規(guī)曹隨。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一個只懂得模仿蕭何的混子。實際上,這位跟隨劉邦起兵之后,打了無數(shù)個仗,韓信的名聲大,可是韓信打過的仗也沒有曹參多。 在立國之后,劉邦派人清點將軍們的功勞。 曹參的功勞簿上是這么寫的:曾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 在消滅項羽之后,諸侯聯(lián)名上《勸進表》給劉邦,推舉他為皇帝。劉邦稱帝,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席間,觥籌交錯,君臣共飲。 劉邦喝的開心,就問群臣,“你們都說實話,我為什么能奪取天下?” 群臣意見不一,劉邦便開始吹噓,“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比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zhàn)必勝,攻必克,我不比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杰,他們?yōu)槲宜茫阅苋〉锰煜隆!? 他這句話,就定下了歷史的漢初三杰,可曹參卻不太高興,他自認功勞是不少于這三個人的。 其后,劉邦論功行賞。定蕭何為首功,封他為酂侯,食邑最多。諸侯分封完畢,接著是排位次,眾人勸諫劉邦:“平陽侯曹參跟隨陛下南征北戰(zhàn),身受70余處戰(zhàn)傷,攻城略地,功勞最多,應(yīng)排第一!” 這時,關(guān)內(nèi)侯鄂君卻說:“在楚漢戰(zhàn)爭中,陛下有好幾次都是全軍潰敗,只身逃脫,全靠蕭何從關(guān)中派出軍隊來補充。有時,就是沒有陛下的命令,蕭何一次也派遣幾萬人,正好補充了陛下的急需。不僅是士兵,就是軍糧也全靠蕭何轉(zhuǎn)漕關(guān)中,才保證了供應(yīng)。” “這些都是創(chuàng)立漢家天下流傳后世的大功勞,怎么能把像曹參等人只是一時的戰(zhàn)功列在萬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見,蕭何應(yīng)排第一,曹參第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