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否則,當年日軍也不會傾注全力進攻,大打九次,小打十三次,全部鎩羽而歸! 天明了,再次做飯,吃飽喝足。 能吃飽飯,對于當時的部隊和百姓來說,都是極其珍貴的。 太缺糧了。 尤其是百姓們,現(xiàn)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鬼子和偽軍又報復(fù)性地燒殺搶劫,很多百姓家里都空了。 很多人不怕死的愿意參戰(zhàn),估計也是想混口飯吃! 鬼子和偽軍搶的糧食不少,都被張銳部隊搶走了。 不僅能吃飽飯,還有肉,打死打傷的不少鬼子的軍馬騾子之類的,也包括張銳部隊自己的偵查騎兵損失的戰(zhàn)馬,都宰殺了吃,吃的戰(zhàn)士們興高采烈,吃得百姓們直呼跟對了老總! 太過癮了。 繳獲的各種槍械,也有八百多支步槍,加上機槍和迫擊炮,炮兵用的輔助人員,運載彈藥和物資等,三千多人的部隊,沒人閑著。 王靖凱,迷龍,李云龍等人,都電報詢問下一步怎么做呢。 張銳馬上電令,王靖凱和迷龍部隊,繼續(xù)西進,橫掃西部的敵人河防,策應(yīng)第一戰(zhàn)區(qū)的部隊過河,八路軍的三個營,轉(zhuǎn)向北面,準備攻打敵人的中條山駐地,或者,堵截敵人的援軍。 隨后,張銳自己的部隊,也開始轉(zhuǎn)向北部,他的目標是垣曲和夏縣城。 中條山有幾條河谷,縱橫而出,張銳,李云龍,孔捷,丁偉,每人選擇了一個河谷,逆勢而前。 對于中條山的整個地勢,河谷,山嶺什么的,張銳早有研究,還詢問過很多從中條山敗退到南岸的老兵們,非常熟悉。 那時候的中條山和現(xiàn)代的很多地名都不一樣了。 張銳進攻的是一條小型山谷。 剛來到山谷的谷口,就遭遇了日軍! 一股日軍正列隊從山谷里走出來,肯定是增援河防的日軍的。 二話不說,前面的尖兵開槍報警。 日軍的尖兵也開槍射擊。 現(xiàn)在,日軍是要出來,張銳的部隊想要進去。 張銳得到報告,說日軍大約有一個中隊的部隊,純種的鬼子,清一色。 這么點兒? 張銳下令且戰(zhàn)且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