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北方已經寒冷了,黃河水也到了枯水期,河面比較狹窄。 白天整整觀察了好多天,對敵人警戒人員,巡河部隊的規律都掌握得非常熟悉了,陰歷十一月初五,深夜。 張銳親自帶領小分隊出發。 不過,張銳一個人在前面先行。 無論王靖凱等人如何勸告,張銳都拒絕了。 他佩戴兩把駁殼槍,四枚手雷,一口氣喝了小半碗白酒,渾身用冰冷的河水使勁揉搓一會兒,乘坐一艘小木船,向北面劃去。 敢死隊十二人等待二十分鐘,也乘坐三艘小木船前進。 南岸,王靖凱,迷龍,排長以上軍官,全部在這里送行,一個個神情嚴肅,憂心忡忡。 讓張銳總司令親自上陣,大家心里愧疚,可是,沒有誰的水性比他更好。 沒有人比他更懂得滲透作戰。 針對性的潛泳訓練,一直進行,白天,在遠離黃河的一個隱秘地方,挖掘了的水塘進行,晚上,在黃河邊緣進行。 十二名敢死隊員,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斗志堅決,技術高超。 人機靈,心眼活,又忠貞。 上上之選。 黃河水的流速還不低,他們按照反復策劃設計了的路線,到了河中心以后,離開小木船,將身上的四個葫蘆系好,游在水中,還將小木船反過來,直接按進了水里。 消滅一切痕跡。 日軍在黃河北岸,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監控點,有明哨,暗哨,有鐵絲網,有巡邏的騎兵小隊,還有晚上不知道數量的其他監控部隊。 但是,總的來說,日軍的防御是疏忽的。 因為日軍斷定中國軍隊沒有實力北上,向中條山發動進攻,收復華北最重要的據點。 中國軍隊在中條山敗得太慘了。 元氣大傷,大半年來,中國軍隊的任務不是反攻,而是堅守黃河各個渡口,夜間嚴密防范,擔心日軍打過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