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后來,兩個孩子兩小無猜,這親事便定下來了。只是你舅舅十八歲可以娶親之時,洛相故去,洛家孫女要守孝三年,這婚事便耽擱了。你舅舅二十歲時,洛相夫人也故去了,洛家孫女的三年孝期才守兩年,便又加了三年!” 沐清瑜:“……” 這還真是好事多磨。 東夏因著前朝重文輕武,奸臣當道,朝中無勇將,邊疆戰亂不絕,步步退縮的境況,高祖皇帝登基之的,一改前朝習氣,文武并重,因此文臣武將,只有品階的高低,并沒有哪方高人一等。 右相府是文官之家,威武侯府是武官之后,說起來,也的確算得是門當戶對。 裴霽道:“當時,洛家也派人來傳了話,說若是你舅舅等不得,這婚事也可以就此作罷。終歸是他們那邊之故耽擱,就算你舅舅退親,洛家也絕無怨言!不過,你舅舅說了,孝本人倫大禮,洛家姑娘為至親守孝,他自是支持,愿意等洛家姑娘孝期滿后再論婚事!” 沐清瑜明白了。 在舅舅二十歲時,洛家姑娘又多添了三年孝期,須二十三歲方可成婚。 而那時,沐明遠開始對付裴家了。 果然,裴霽接著道:“可惜你舅舅沒等到這個三年之期,一年多后,你母親出事,疑點重重,我和你舅舅趕去沐家時,沐家說你母親是急病去世,竟早早裝殮,你舅舅要開棺,也被拒絕,你舅舅想查明你娘親死因,但那時,不過一個七品翊衛郎,而我,那時也不過五品。而沐明遠已經官居三品,想查清真相難上加難,而后,沐家對裴家做了不少事,后來你舅舅就自請去了邊疆!” 這真是一段不太好的記憶。 沐清瑜臉色凝重下來。 裴霽也是神色沉重地道:“原本威武侯府與致仕的右丞相府結親,也算是門當戶對,但威武侯府敗落了,就配不上了,所以你舅舅臨離京時,留下了一封解除婚約的文書!只是沒有想到,那位洛家姑娘,在孝期滿后,便拒絕了父母兄嫂為她張羅親事,她說,若非守孝,她早已是裴家婦,裴家男兒等她四年,不曾毀諾棄婚,她亦不做那毀諾棄婚之人。至于解婚書,不過是裴家不想拖累她的無奈之舉,她就更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結果,無視信義之約。” 沐清瑜其實早有猜測,那天她感覺到慧竹對裴家和舅舅的事十分關注,回來之后,便讓人查了一下。 才知道原來舅舅之前是定過親的。 以前她還奇怪,為什么舅舅裴世渂離京之時已經二十二歲,卻沒娶妻生子,原來是這個原因。 裴霽的話還沒說完:“那時,洛丫頭的父親是五品給事中,因著洛丫頭要信守婚諾,不肯另嫁,沐明遠那畜生也對洛家打壓。洛丫頭便直接出了家!如今,她都已經出家十余年了。” 他看沐清瑜:“洛丫頭她……可還好?” 這話他問得有些勉強,也覺得多余。 一個原本嬌養著長大的嬌y小姐,一個人去往庵堂里過著粗茶淡飯,清燈古佛的生活,而且已經過了十多年,能好嗎? 沐清瑜點頭道:“她很好!” 裴霽一怔。 沐清瑜道:“很平靜,很安然,與世無爭,從容自在!” 她現在有些明白,為什么靜卿師始終不給她剃度,說她塵緣未了。 她的塵緣,就是舅舅啊! 她的心中還有舅舅,所以塵緣難盡,除非她什么時候忘記了這段情,才算真的塵緣斷了。 裴霽臉上現出一抹悲色,聲音低暗:“都是好孩子啊,可惜命運弄人!” 他道:“瑜兒,有空你多去看看她……”他又改口:“算了,還是不要去擾她清靜了!” 氣氛太過沉重,祖孫兩人一時無話。 涉及到裴世渂的事,無法接續,這是裴霽身為父親心中的痛。 而沐清瑜想到當初,裴世渂為了讓沐明遠不對她下殺手而和皇帝做的那個約定,也是心緒難平! /79/79189/30960463.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