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明、張三豐、沈通元、袁貌四人聽了臉色就轉為凝重,并且陷入了沉思。 過了半晌,楊明才冷哼一聲,瞇了瞇眼睛,道:“祖師放心待到我等后輩都修成陽神后,咱們凡星又如何?定然能夠在您的帶領下在洪荒外海有一席之地,甚至滅了海祖妖門,斬妖除魔,弘揚正氣!” 張三豐也是個嫉惡如仇的性子,如今年歲大了性情平和,但是想起外界邪魔外道橫行,周老祖都被害了,清玄祖師若非身懷無上秘法也難以逃回,頓時皺眉說道:“咱們凡星能修成仙流都是清玄老祖的功勞,如今周老祖和清玄老祖為了我等后輩弟子偌大年紀還飛升去跟外域的妖邪廝殺,九死一生,實在讓弟子慚愧不已…… 祖師,您救下君子國一國之民實為莫大的善舉,弟子愿意為弘揚正法,光大我全真道門貢獻綿薄之力,只聽老祖吩咐便是。” 論親厚張三豐雖然也是全真道人,卻非紫霄宮管轄,不過他師承孫德生,也得林清玄指點傳授才能修成如今的陰神圓滿,自然也自認是清玄祖師的門下弟子,想起清玄老祖師在外域的顛沛流離,心中不勝感激,也就表明了愿意如紫霄宮弟子一般聽候差遣之意。 其實張三豐便是不表態,以林清玄對終南派之恩,以終南派和紫霄宮的瓜葛,清玄老祖發話了,終南山上也無人敢不聽,甚至可以說,以清玄老祖如今教化天尊開辟仙路、教化世人的無上地位,不僅終南派得聽命,丐幫潛龍堂、昆侖派、華山派、明教、青牛宮、少林寺…… 所有的仙流宗派,甚至武林門派,乃至大坤朝廷都要聽命于清玄天尊這位神通法力無量,地位至高無上,且能時不時下界顯圣的老人家。 林清玄知道張三豐此言乃是表明他個人修成陽神以后,甚至飛升外界以后也不會恣意妄為,仍舊要聽命自己,遵從安排,這不是因為自己這個清玄天尊的存在,而是為了武俠凡星的未來,為了給周伯通報仇,為了在外界也能弘揚正法,傳播正道。 每一個有著堅定信仰的人都是理想主義者,林清玄是,張三豐是,楊明、沈通元、袁貌都是,所以林清玄完全明白張三豐的心意,于是就笑著點頭,而后詢問起了二十年來天下各州府地區的情況,問起了武林和仙流的發展情況…… 仙人即使帶個人字,自然是不會不知人間冷暖,紫霄宮弟子、終南派弟子和明教弟子都會守護一方安定,施法救災,所以這幾位掌門祖師和教主也是知道民間朝野、武林仙流的種種情況和變化。 于是沈通元先說,張三豐、楊明一旁補充,加上袁貌說說西域的詳細情況,林清玄聽完以后也終于知道了如今仙流蓬勃發展的情況,十分的滿意欣喜。 對于大坤朝廷演變到類似于二元君主制的制度,國家性質也從封建農業國家往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發展邁步的變化,林清玄還是十分高興,樂見其成。 他覺得以大坤朝現在的國力,加上有仙流宗派的存在無形中威懾著皇帝宰輔不敢恣意妄為,大航海時代又是由大宋和大坤掀起,資本主義也開始初現雛形,也許數百年以后大坤朝不復存在了,但是華夏這片土地上一定還是一個工業發達,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的幸福國度。 到時候科技發展和仙流法術的齊頭并進,也許能萌發出異于自己認知的文明碩果。 林清玄想起了每日參選修道,不聞政務的大坤洪宣皇帝,問道:“這個洪宣皇帝是方升和黃鶯兒的孫子嗎?” 楊明輕輕搖頭,道:“是重孫子了。二十七年前定兒亡故了,我知道消息時他已經轉世去了,什么人家也不知道,聽孫兒們說他坐化前的遺言是想要痛痛快快再活一世,好生求個長生。 我見他有意斬斷今生今世的瓜葛,也就沒有去尋他,后來他的兒孫相繼離世,活著的也離開了桃花島,方升和黃鶯兒就回去桃花島繼承家業了,幾十年來他們夫妻倆潛心修行,從來不過問朝廷之事,算來兩個孩子的陰神恐怕也修煉到大成了,再有個二三十年也能陰神圓滿了。” “時過境遷,終成枯落,不成想我破碎虛空出去走了一遭,竟然過去二十載,回首看來,華山傳道仿佛是數年之前,實則已然是一百四十余年前的往事了……” 林清玄想起楊定都已然亡故,就隨口嘆息道:“歸來少女添白發,廿年彈指一揮間……” 到了此時林清玄忽然感覺時間恍惚就過去了,自己只見過楊定這個孩子兩面,沒想到再聽說時已然不在人世了。 第一次見到楊定是長安大戰時,后來他也跟著楊明、郭芙、郭靖、黃藥師、洪七公等人于華山聽講太素化生功。 當年的楊定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郎,機敏聰慧,資質悟性都不下于楊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