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宋兆光二十二年 時維臘月,北方寒風呼嘯,在終南山下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卻身穿一襲淡黃長裙,開心的打量著山下的世界。 她長得俊秀小巧,兩眼靈氣十足,雖不是絕色佳人,但也看得出再等幾年也是難得的佳麗了。 轉過一個凍結的小溪, 少女看到一個金色的小松鼠在唧唧叫著,她仔細一看發覺松鼠被捕獸夾夾住了腳,看著小動物可愛,心中不忍就上前掰開獸夾將小松鼠托起,取出金瘡藥為小松鼠的上腿敷上藥,之后撕下一綹裙擺給小松鼠包扎好,笑著將它放到地上, 擺手道:“你走吧, 以后要注意不能再踩到獸夾了。” 說完想起這捕獵的獵人寒冬時節怕是也需要這小松鼠還錢買米面,于是將懷里的一錠銀子取出放在獸夾旁,笑道:“如此就好了,只是師父最不喜歡多管閑事,她要是知道了又得說我了……嘻嘻……不過我都逃出古墓了,師父她也管不住我嘍……” 拍拍手起身就要離開,可是走了沒幾步,少女轉身一開卻見那只小松鼠緩緩地爬著,一直跟在自己身后。 “你這小家伙這么靈性?也知道我不會害你。” 少女嘻嘻一笑,上前將小松鼠抱在懷中,然后低聲道:“我叫襄兒,因為師父從賊人手中搶得我的時候我的襁褓里繡著一個‘襄’字,你叫什么名字?我就叫你小金果吧,以后襄女俠帶著你一起闖蕩江湖去嘍!” 少女吧小金果塞進衣襟里,然后笑嘻嘻的跟小松鼠說著話朝前走去,她自幼在古墓長大, 小時候師祖婆婆和孫婆婆就亡故了, 說起來近十來年一直是跟恩師相依為命,可是師父她性情冷淡,不愛說話,自己卻是個小話癆,也就養成了跟小動物說話的毛病。 不知不覺向東走了數日,轉眼看到前方是個被凍結的大河,襄兒笑道:“莫不是黃河到了?早就聽人說汴梁是中原最富貴的地方,我順著黃河一路向東便可抵達汴梁了。” 一個挑著擔子趕路的白發白須老人正巧走過來,聞言呵呵一笑,道:“如今隆冬臘月,路上難行,況且還有那剪徑的惡人和蒙古游勇,你一個姑娘家怎么好去汴梁城?還是到前面風陵渡小住幾日,等到過個幾天黃河開化了,你就乘船順流而下,路途還快還安全……” 襄兒從來不曾在江湖上行走,自然也不懂什么江湖險惡的道理,躬身道:“多謝老爺爺。” 這老人看襄兒可愛有禮,心生憐惜,笑道:“正巧我要到風陵渡炮制藥材,你隨我前去, 有我老頭子在,也不用怕遇到歹人。” “謝謝老爺爺,不知道老爺爺您貴姓?” “我姓梁,有人叫我參仙,有人叫我老怪,你叫什么名字?” 襄兒并不知道江湖上有什么武功高人,自然不知道眼前的老人乃是關外宗師,天下難得一見的神醫,所以她神色不動的說道:“我叫襄兒,梁爺爺,您是武林中人,您的武功高嗎?” “呵呵……你這丫頭倒是沒有戒備之心……” 梁子翁笑著緩緩朝前走,然后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就朝著風陵渡而去,漸漸消失在皚皚白雪之中。 …… 經過了二十余年里南北兩國的大小征戰,不管是蒙古還是大宋,國力都已損耗不少,連年大戰讓百姓苦不堪言,大宋有開海經商的進項,倒還暫時支撐得住,可是蒙古的頹勢卻已經大為顯露了。 蒙古國土面積雖是大宋的上百倍,但核心人數不過幾十萬,加上金人遼人西域胡人、回人、吐蕃人、色目人、北地漢人等人口也不過堪堪跟大宋持平。 因為是個大雜燴,甚至國家制度也沒有完善好,所以蒙古對于西域各地的掌控力十分有限,這些年全力南下攻宋,導致西域各地的蒙古士兵一級西域偽軍被不斷抽調到東線,是的西域地區兵力空虛,因此起義不斷,戰火四起。 一時間大蒙古已經有了遍地火種,風雨飄搖的感覺,蒙哥也不是傻瓜,他召開忽里臺大會,與諸王公會盟后對西域王公再次放權,同時才用了耶律楚材和忽必烈的意見,暫緩攻宋,同時在北地大量重用漢人,開科取士,甚至計劃著也成立三省六部,開元立朝,一次確立蒙古不是一個番邦國家,而是定鼎中原,入華夏則華夏的正統朝廷。 既是為了穩定大局,也是為了積蓄力量,近些年蒙古已經逐漸由攻的態勢轉為了防御防守,而且東西兩線也都不斷向北退守。 所以東線山東等地全都已經回到了大宋的手中,西線要沖之地的襄陽已經不再是大宋和蒙古的交鋒之處,整個關中到長安也都被大宋打下來,原荊襄制置使郭靖已經改任陜西制置使,并且駐守長安城。 此時大宋的故都東京汴梁、南京應天府和西京洛陽等都已經光復,之差bj大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