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宋兆光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寒風呼嘯下,天降大雪籠罩了中原和大漠草原,連江南和荊襄等地也都被白雪覆蓋,一夜之后,鄉野和城內街巷里不知凍死了多少窮苦之人和流民難民等。 楊明這一日依舊出去尋覓菩斯曲蛇,準備殺了服食蛇膽修煉內功,可是在山谷內轉了一圈卻一條蛇也找不到了,于是他就朝著極少前去的最深邃幽靜的谷底而去。 一邊走著,楊明一邊皺眉道:“難道都被我這四年里吃光了?我的木偶神功如今也快要練成,只是任督二脈還有一些玄關無法打通,若是真沒有了也就只能靠水磨工夫了……” 在山谷內住了四年,楊明每天苦修內功,琢磨修煉獨孤九劍,如今獨孤九劍中除了最后一式的“破氣式”還理不清頭緒,不過楊明心知是因為自己功力還不夠,等到木偶神功大成以后應當就能領會其中三昧了。 楊明摸了摸自己的長發和胡須,沉聲道:“我被困在山谷里已經有四年,只是谷口的森林明顯是有古怪,總也要迷失其中,怎么都出不去了,如今菩斯曲蛇也都吃光了,我的功力也不弱,興許趕得上當年的恩師了。 再待下去也沒什么意思,既然走不出去,我明天就爬山出去,再陡峭的石壁,我用青鋒劍插入石壁總能找到支點,可以試試了。” 想定了主意,楊明轉身就要離開,可是忽然一陣猩風撲面而來。 楊明來不及去看就忙翻身打滾躲過,拔劍側身才看清一株大樹上撲下一條海碗粗細,數丈長的大蛇,方才就是它咬了自己一口。 只見這巨蟒吐著信子朝自己游來,速度迅猛,口中腥風毒氣遠遠就撲面而來。 楊明尚且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巨蟒,心中猜測這頭巨蟒是菩斯曲蛇的變種蛇王,因為自己四年里吃了少說也有數百條菩斯曲蛇的蛇膽。 早已知曉菩斯曲蛇最大也不過數尺長,但是這條巨蟒如此巨大,身上雖是渾身金光閃爍,但頭上沒生肉角,多半是菩斯曲蛇和其他蟒蛇雜交而生。 不過這怪蛇一張口腥風滾滾,另有無窮吸力讓人忍不住就要往前栽去,楊明心知怪蟒靈異厲害,不敢被它近身,只得施展輕功左右躲閃。 楊明如今功力非比尋常,用的又是天罡北斗陣的搶位身法,小范圍旋轉騰挪足可謂是天下一絕,所以任憑那怪蛇如何游動總也追不上他。 過了片刻,楊明見怪蛇似乎被自己繞暈了,行動稍顯遲緩,忙一個搶步繞到它身后猛地上前劈上一劍。 “鏘!” 干脆的金石交擊聲相繼,楊明只覺劍刃一偏,雖然還是劃開了蛇鱗蛇皮,但那蛇鱗堅韌光滑近乎鐵片鱗甲,所以怪蟒也只是受了些皮外傷。 那怪蟒嘶吼一聲,就向前彈出一丈,四根毒牙就朝著楊明腦袋落下。 楊明不跟它力拼,腳步一轉就躲到一株樹后,然后再次繞著圈尋覓機會。 怪蟒雖然神異厲害,但是畢竟是畜生,讓楊明戲耍了半天隨著鮮血越流越多也沒了力氣,搖頭曳尾就要離開。 可是楊明哪里肯放它離去,上前輕輕一躍就站到了怪蟒的腰身,趁它未來得及反應時兩手運勁往下猛刺,青鋒劍上冒出半尺劍芒噗嗤一下刺中了巨蟒七寸,將巨蟒牢牢的釘在了地上。 巨蟒嘶吼一聲,尾巴嗖的一甩就打中了楊明的后心,將他擊飛出去。 那巨蟒遭受重創但是掙扎著卻難以動彈,嘶嘶叫了幾聲后就垂下頭來,掙扎半晌沒了聲息。 楊明被巨蟒打了一下如遭雷擊,摔入四五丈遠的灌木叢里險些昏死過去,不過他畢竟功力深厚,方才是沒有經驗,沒能運功護體,這才受傷不輕,不過畢竟有神功護住了五臟六腑,雖然周身疼痛如裂,渾身骨骼也好似松了架子,但是不過是些皮外傷。 爬起來看巨蟒在地上彎曲著身體,鮮血染紅了土地,腥臭味令人聞之欲吐,知道已經死了這才放下心來。 上前拔出青鋒劍剝皮切肉,有將巨蟒體內大如拳頭的蛇膽取出,直接咬破膽衣將膽汁服用了。 吃過蛇膽后,楊明就扛著蛇皮回到了木屋,接著就運功療傷。 等到功滿周天后,楊明只覺今日修煉時內力精進非速,就一鼓作氣又打通了十余處穴位,之差二十個玄關便可神功圓滿了。 收功后楊明睜開兩眼,因為氣息還未徹底平復下來,所以他兩眼中精光閃爍,好似兩盞明燈一般。 楊明只覺這次修煉不僅傷勢痊愈了,體內真氣又增長了兩成,就十分歡喜的喃喃自語道:“剩余的要穴玄關很快便能一一攻克了,這蛇王果然非同凡響,一顆蛇膽功效抵得上之前的數十條菩斯曲蛇了。” 功力大進后楊明心中竊喜,在茅草屋取出了自己之前縫補衣物時以蛇牙磨制的針,以蛇皮為線,將巨蟒的蛇皮蛇鱗縫縫制成一幅內甲穿上,感覺輕便自如,且能阻擋尋常刀劍之傷,就笑道:“有了這個鱗甲保護,我爬山萬一摔下來也能護住周身要害了。” 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后,楊明就收拾妥當,內穿鱗甲衣,外罩破破爛爛的道袍,懷揣肉干,手拿清鋒劍就爬上了瀑布上方的石崖,向上攀爬了三四丈就發覺再往上石壁光滑陡峭,再無凹凸處可供攀爬落腳。 楊明早有打算,便運起功力將清鋒劍插入石壁,削下一塊石頭,生生造出了一個凹陷處。 如此楊明就不停的用青鋒劍一點一點的在石壁上切割出凹凸處,然后一點一點的向上攀爬。 過了半個時辰,楊明就感覺氣力稍有不支,但此時身下已是數十丈高,若失手墜落,便會粉身碎骨。 楊明知道生死只在一瞬間,所以他只能趴在石壁上歇息片刻,然后咬牙繼續向上攀爬。 又過了半個時辰,楊明真氣再次耗盡,兩臂也微微發酸,但看著是上方不過還有一丈多高就能登頂,只得咬牙堅持片刻。 等到爬上崖頂后,楊明站起來四顧而望,就看到山谷內山清水秀,云霧繚繞,外面再是綿延的小山,越往外越平緩,同時也越低矮。 楊明先在崖頂吃了點肉干,然后打坐恢復功力后才從崖頂尋找平緩的路徑慢慢向谷外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