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清玄在看出阿凡提不僅死了,而且是元壽而盡,元氣大耗而死后,心中五味雜陳。 先是默念了一遍渡人經超度一二,然后才嘖嘖稱贊起阿凡提的心智胸懷非比尋常,不愧是萬中無一的絕代大宗師。 到這個時候,林清玄已經可以確定阿凡提在去年邀請自己來羅馬梵蒂岡決斗時已經知道自己的元壽將盡。 恐怕這個阿凡提本來是想老死在耶路撒冷的圣寺里的, 但是全真教異軍突起,自己有獨自剿滅了三大教,這讓阿凡提意識到了,有清玄真君在的全真教對天方教有著碾壓的態(tài)勢。 因此這才會突然出手,就是想要臨死前殺死自己,從而緩解天方教的這場災難。 不過去年的那一次出手失敗他就知道很難殺死自己了,所以當時阿凡提才邀請自己來羅馬決斗比武。 林清玄覺得當時阿凡提想的就是要把諸派高人一網打盡。 既然阿凡提已經知道自己活不過多久了, 卻還是邀請了東正教武功最高的弗謝沃洛德王公, 以及和他們天方教有仇的羅賓漢等人,還有歐洲武功最高的維京王烏爾夫,那這些人來了阿凡提恐怕就沒準備讓他們活著離開。 這些人大多數是和天方教有仇隙的教會頭腦或一方之主,林清玄認定那個頭腦簡單的烏爾夫恐怕就是阿凡提請來對付自己的。 事實也確實如林清玄所猜測的,阿凡提得知全真大興難以阻擋,就準備死之前拉著東正教、羅馬教廷以及北歐多神教的鎮(zhèn)教高人和全真教清玄真君一起下黃泉,就是想要畢全功于一役,羅馬之行早已存了死志。 林清玄想明白后覺得阿凡提這等心智手段以及慎思熟慮,確實值得讓人敬畏,不愧是西域三百年來第一杰出人物了。 其實如果阿凡提不來羅馬與眾高手大戰(zhàn)決斗,元氣不耗損的話還能活上幾天或者一兩個月,但是他這等人物已知壽數將盡又豈會貪生而不為子孫后代謀劃基業(yè)。 為了剪除天方教的所有大敵,最終和林清玄的這場比武讓他元氣耗盡,最終死在了羅馬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的巔峰決斗中。 不過阿凡提不愧是絕世大宗師,近乎于武林神話的存在,他死之前看到了林清玄苦心所創(chuàng)的“焚決六重天”和“黑水真法六重天”這兩門已經隱約顯露出道法仙術雛形的神功。 以他近百年的修為仍舊難免驚嘆不已,意識到了武功之道再往上似乎還有別的路徑, 因此在生命的最后忘記了一切的蠅營狗茍, 名利派別, 只是沉迷于林清玄的“水火陰陽球”而大笑而去。 林清玄以絕代大宗師的身份修為能理解阿凡提的心情,知道他是死得暢快,死的歡喜。 林清玄覺得,大約阿凡提死前的心態(tài)就是孔夫子那句“朝聞道夕死可矣”。 此時已是深夜,但是站在圣彼得大教堂之上向東南看去,卻能見到隔著河的羅馬城內許多地方燈火通明,隱約可見在河兩岸還有上千名士兵在嚴陣以待。 烏爾夫的維京戰(zhàn)吼讓羅馬的將軍知道再多的士兵沖進梵蒂岡也不過是白白送死,所以只能一邊派出快馬向隱居西西里島的老圣殿騎士們報信,同時就是選擇退守在河邊,防止烏爾夫等人突入羅馬城。 看著羅馬教廷內尸橫遍野,血腥氣引來了無數的渡鴉在盤旋鳴叫,平添了幾分凄涼之意。 在冷清的月光下林清玄幽幽一嘆,感慨道:“故址留連,故人消散,莫通音耗。念朝生暮死,天長地久,是誰能保? 此時屈指算來, 北歐多神教早已滅亡,最后一位足以鎮(zhèn)壓西域高人的維京王烏爾夫也死在了這里, 這維京戰(zhàn)法出了我天演鏡上有留存,恐怕歐洲也無全貌了,所以說北歐多神教和維京文化恐怕到此就要畫上一個句號了。” 林清玄話未說盡,心中仍舊思索著:羅馬教廷的教宗大主教和圣殿騎士團首領此時都被阿凡提斬殺殆盡,保護梵蒂岡圣地的圣殿衛(wèi)士又被烏爾夫殺了數千人。此時羅馬教廷恐怕香火沒斷絕也差不多了,不僅高層死了九成,秘法斷了傳承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說羅馬教廷一蹶不振乃是必然結局。 而東正教本就比羅馬教廷弱上許多,現在東歐又被蒙古占領,被東正教依為臂助且代表東正教最高武力的弗謝沃洛德王公父子9人業(yè)已全部蒙難。 這東正教的地盤又是緊挨著蒙古,還刺殺了全真教弟子,未來蒙古再行擴張東正教便首當其沖,當會是三大教被滅以后,未來注定第一個被蒙古和全真教滅掉的西方宗教了。 這么算起來,羅馬教廷、東正教和北歐多神教,滅亡都是遲早的事情,即便眼前不會滅亡,但也都斷了香火,一蹶不振了。 反倒是天方教在中東地區(qū)仍舊香火不斷,掌教門派穆爾潔凈派雖然滅了,但仍有10余個大小門派支撐著天方教的門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