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人把諸事說完宮內鐘響三聲,已是第二天早上辰時。 林清玄指導李莫愁入定修煉九陰神功,見她能將心魔導入神通才放了心。 想起自己西行最少也要數年,需得多準備一些靈藥,于是林清玄又去了一趟長壽谷。 入谷后跟周伯通和瑛姑說了自己的計劃后林清玄就殺蛇取藥,煉制靈丹,足足用了兩天的時間才準備了兩個木匣,然后用大竹簍抓了十幾條菩斯曲蛇,背在肩上準備一起帶去西域。 周伯通和瑛姑、神雕送著林清玄到了谷口,神雕依依不舍的低鳴。 周伯通活到這把年紀早就看淡世事,卻不被離愁影響情緒,兩手一拍,笑道:“正好咱們兄弟倆各自鉆研神功,看看再見面時是誰當先推演出的第五層神功。” 林清玄輕笑道:“好,咱們就比一比。不過大哥,莫愁要是萬一求你出山幫忙時,你也一定要出手幫她,不能誤了咱們全真教乃至天下人的大事?!? 周伯通知道愛情和事業都是一種責任,但是我不負責任。 不過看著林清玄一臉懇切,周伯通覺得即使自己素來不喜麻煩,但是考慮到自家兄弟只求過自己這一次,況且聽兄弟所說他親自跟隨成吉思汗西行,以及讓李莫愁、趙志言等人做的事情也是為了全真教和天下蒼生,他還是答應下來了。 待林清玄回到重陽宮時卻見闔宮上下都喜氣洋洋,見了李莫愁才知道原來前天下午大蒙古國傳令官送來了成吉思汗的圣旨,加封林清玄為‘紫霄靈光真君’。 到這時林清玄的地位便是被提升到了道教神系中僅次于帝君的上洞神仙,待百年以后只要道教還受到朝廷的供奉,加封一個帝君是絕對沒問題了。 除了林清玄被加封為真君,重陽祖師和全真七子、赤煉散人等也各有加封。 現如今全真教受到蒙古和大宋兩個政權的承認和追捧,已經是正統的道教正宗主流,傳承最古老的龍虎山正一道反而成了旁支。 不過天下趨勢本就如此,說什么出家人看破紅塵,四大皆空,哪個宗教不是靠著朝廷得以興隆昌盛?四大天師朝廷不認百姓誰認?祖師真人若無朝廷背書又豈能桃李遍天下? 現如今正統朝廷只認全真,那全真教即便是王重陽自立門戶的一宗,如今也成了道家正宗,這“天下武學正宗”也成了實打實的稱號,并且在此基礎上更增加了“天下道法正宗”的新稱號。 林清玄回到重陽宮又等了一天,趙志言就風塵仆仆的趕到重陽宮,拜見了林清玄和全真七子、李莫愁后,十人就在三清閣內細細商談了一日夜。 此次商談的內容基本都是林清玄說,因為他要西行遠去,就把自己所謀劃的大宋如何強國的計劃說了,諸多細節也未說,只是給趙希言等人都定了任務,其中對趙希言說的內容是最多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讓趙志言現在不能又多余的動作,只是好好的陪同趙擴修道練功,強化和皇帝之剪的感情信任,不斷地抬升全真教地位,并借機增加自己的權利,甚至可以不必吝惜錢財多攬一些費力不討好的活,以此積累民間的聲望。 林清玄說起青牛宮時還明確表示,一定要在青牛宮建好后,多招收弟子,并且以全真弟子為核心建立一支五方護道軍。 說是軍隊,其實就是一伙吃朝廷供奉的專精武功的道人,這個所謂的軍隊就是能控制在趙希言手中的軍隊,為了不被忌諱,人數可以少一些,但是必須是武功高強的真傳弟子,至于說建立這個護道軍的理由自然是為了大宋江山。 林清玄相信有馬鈺敲邊鼓,自己半個月前在西夏的神跡傳回臨安后,給青牛宮建立五方護道軍的事情趙擴是不會不遵從的,到時候憑借這一支精銳隊伍,青牛宮便能在必要的時候控制臨安皇城。 此時林清玄的身份雖然不是掌教,但是地位和聲望已經讓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當家人。 所以對于林清玄的安排,全真七子自然是并無異議,因為他的安排在七子看來那是利國利民利教的大好事,是他們七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更辦不到的事情,單憑這一點七人早就心服口服,甘心聽命了,又豈能不全力支持。 趙志言對林清玄敬若神明,更知道恩師的良苦用心,說是為了大宋和天下百姓,但歸根結底得了最大實惠的還是自己,自然也是老實聽命,感動的熱淚盈眶。 等到把諸事安排妥當,林清玄指了指南方,說道:“未來臨安有青牛宮和護道軍,自然是能被咱們全真教牢牢抓在手里,不管朝廷有什么變化,還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不過咱們不是要去操縱朝局,為的是北伐一統,光復大宋,甚至恢復到盛唐時期的疆域政局。 這縱觀歷史,強國首在強軍,志言你要在臨安抓住禁軍,再好生操練,發掘可堪一用的將帥之才,為未來北伐多做準備。 東線沒有問題,但襄陽可是西線的第一大重鎮,莫愁在紫霄宮坐鎮,安定人心,壯大本教毫無問題,不過那襄陽守軍軍備渙散,守將呂文德也沒有大本事,我想還是要抓在咱們手里。 為安全計較非得是交給一個能打仗的將帥之才鎮守,未來才能高枕無憂,我思來想去,覺得唯有隱居桃花島的郭靖能擔此重任。” “靖兒?” 聽了林清玄推薦的人選丘處機和馬鈺、王處一齊聲問道。 林清玄點點頭,道:“他學過武穆遺書的兵法,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就得他不少助力,此人武功卓絕,難得的是人品一流更精通兵法,如此人才不為國效力建功立業,才二十余歲就隱居海外豈不可惜?” 全真七子一齊看了眼趙希言都忍不住點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