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鯀欲成時帝卻刑-《百度西游》
第(1/3)頁
第199章 鯀欲成時帝卻刑
張道陵點點頭,繼續敘述九曲夫人當日所說的話道:“想當初,天地初開,諸位大天尊,無論是道祖,還是佛祖如來,不是尚未出生,便是在自證果位之際。那時天地間也沒有六道輪回。天下四大州中,人的壽命長達千歲,短則百歲,是以那時天下圣人紛紛輩出,除了極少數的圣人如伏羲、女媧等修至大羅金仙的境界外,大多數圣人并未參透天地之秘,未達到得長生不死之境,但是個個都具有神通。
鯀為軒轅皇帝之后,悟得五行之法。他算出天地間將有水火之災,到時萬物將受到滅頂之災。
果然不出鯀的所料,有一年,天地間連年降大雨,導致洪水泛濫,尤其是以黃河為首,當時水勢之大,水災之重,簡直是難以言表。到后來,大地上除了一些高山之外,別處已是一片汪洋。
鯀見人類扶老攜幼,只能逃到山上為生,靠樹皮、野菜充饑,與鳥獸爭食。于是鯀設法找到天地間的圣物息壤,據說此土仍是一種可以自己生長的神土。他靠此物廣筑高壩,困住洪水,使其不再泛濫,雖然未全將水災治好,但也使人們一時不再受水災之苦。”
龍兒聽了忍不住道:“鯀有此神物,可是卻只會用來筑堤堵水,雖是保住人類生機,但他也因此固步自封,一味地四處筑堤堵水,不知用疏導之法。到后來天又降大雨,導致堤潰,水勢更勝于前,人類也蒙受大難,從此點來說,鯀治水難說有功。”
“哈哈,龍兒,你與我當時的想法一樣。但是你想想,鯀仍是圣人,常人都懂的道理,他又焉能不懂得疏導之法。他仍是參悟了天地之道,算出當前的洪水之災和后來的火災仍是天地中人世間第一大劫難,其目的就是天地不能容萬物之靈人物生存,是以會有水火之劫。洪水過后,總有一天,會有火災降臨,到時侯大地上溪河湖泊將被炙烤的一滴水都不剩下,只剩下海水。而海水人又喝不了,人類要想活命,唯有靠掘井,從地下采取未被曬干的井水。
依我看,鯀知道這水火之災,是天地間陰陽之氣失衡所致。水災是陰氣過盛而致,而火災來臨時,天地間陰氣大減,陽氣過盛,若不調劑,終有一天,會江河干涸,遍地黃沙。為了救天下生靈于水火之間,他便決定利用水災來收藏天地間的陰氣,以待將來化解天地間過盛陽氣。
于是鯀用采取圍堵的方法,在天下各地四處筑堤,就是想先將洪水攔劫下來,不讓洪水白白地流到海里。
他在每個建好的堤壩里放一粒息壤,當水面達到可以容納息壤神力后,水為陰,息壤為陽,二者之間陰陽調后,息壤就會化為沃土,將堤內水藏儲于地下,以備日后之災。
可惜的是,一來息壤有限,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息壤神力,鯀只能在天下水災最重的地方筑堤,為此四處奔波,疲于奔命。
二來他此番作為,有逆天行勢之舉,故為天地所不容。那年他正在洞庭筑堤處巡視時,聽聞黃河處大雨連綿,水勢之大,非一粒息壤可解,這時他手上只剩下最后一粒息壤,于是他趕緊北上,想守護住黃河處的堤壩。
可是當他行到淮水時,見當地百姓正受水災,便停下來救災,結果耽誤了到黃河的行程,當他還未來得及將手中所剩下的最后一粒息壤,送到所筑的黃河上游堤壩內時,上游堤壩已被洪水沖毀,傷及無數百姓。
舜帝因此震怒,派人在此地將鯀擒拿問罪。鯀一來為自己未能計算好時間,未能及時趕到黃河上游堤壩處,阻止潰壩而自責,二來用息壤一事事關天機,一旦泄密,被別人乘息壤神力未化之際,盜走據為已有,那些已建好的堤壩就會被毀,天下重陷洪水之中。是以他寧肯被冤,為舜帝所殺,也沒有說出此中緣由。
鯀被抓住時,見黃河水流急沖而下,于是將手中最后一粒息壤扔到黃河,化成為了孟門山,減緩了水流,也暫時保住了下流的眾生。他將解決孟門山處泄洪之任務,留給了他的兒子大禹。鯀被抓回去問罪,因他不肯說出此事之密,最終被賞罰分明的舜帝給殺了。”
說到這里,張道陵也不禁心神激動,感慨不已民,而金蟬等人,則已是滿面淚痕了。
龍兒驚得瞪大了眼睛,半晌也說不出話來。過了半晌才道:“張大哥,你這些事情是如何知道的。難道都是那妖狐告訴你的嗎?她的話也能信嗎?”
“哎!龍兒,九曲夫人也有難言之痛,你不要再恨她了。她與你哥你嫂子的事,是他們的事,里面情由,局外人也難說清。而且,她也多次幫助過咱們。”
龍兒聽了,默然不語。過了片刻才道:“好吧,張大哥,我聽你的。但是你適才說的這一番話,我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開始我也不相信。但是我在孟門山下,自那蚯蚓仙處得到息壤之陽,看來與九曲夫人所說的大致相同,這才信了。想來河伯到孟門山下,也是去找這息壤之精。”
“唔,那她告訴你這些事為何?”
“這個,她說她家人的冤曲與這鯀圣無二,這才與我說的。而且她還說,當年大禹治水,基本上限于黃河一帶,這正說明鯀圣已將其余地方的水災,用堤壩圍堵之法,用息壤存住水,化解了水災,只有黃河水災沒來得及用此法去除,就被舜帝所殺,導致他功虧一簣。這才交由他兒子大禹來收拾黃河的爛攤子。還有,現在天下諸河中,黃河水勢雖大,但兩岸土地,卻盡是缺水之地,這些,都說明鯀的治水成功的事跡。”
龍兒聽張道陵一一舉出這些證據,果然是絲絲入扣,心下不由地信服而點頭。
張道陵見龍兒也點頭認了,心中高興,當下又鄭重與眾人道:“咱們雖未親眼見到鯀的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這些事我也是聽人說的,但凡是善事,要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方能正己心,行正事。”
“是,張大哥。”
金蟬更是對鯀的事跡感動無比,對眾人道:“聽張大哥說了,鯀這位圣人,他的心地如此大慈大悲,當真與我佛無二啊!只恨我不能生在那時,前去助他老人家。”
小白也道:“是啊!鯀和金蟬大哥性子可真像,對了,張大哥,那咱們就將鯀圣的事告訴天下人,讓人們都敬得他,給他建廟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