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坐而論道-《百度西游》
第(2/3)頁
“哈哈,你們佛門,口口聲聲慈悲,卻只是獨善其身而已。所謂佛門三寶,也局限于西南一隅,縱是佛祖出生之地,不服者也甚眾,如何能點化天下。要知道天下蒼生,多是愚鈍之人,僅憑念經,如何說到他們心中去,須得以為首者,用霹靂手段,促其迷途知返,方可去除貪念,天下從此相安。”
張道陵聽他如此說,忍不住反駁道:“道長所言,貧道不敢茍同。想我道祖老君自創立道教以來,最崇道法自然,所求天下之境,不過為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天公真人,不知你所說的去除貪念后,要建得是何等天下,從此天下能否相安?”
“哈哈,張道長既然有此一問,時間尚足,貧道就與二位論論。”天公真人笑著,清了清嗓子,繼續道,“自古三皇五帝起,天下便是有德者居之。堯舜禹王,俱是如此。湯武革命,武王伐紂,雖是順乎于天,但卻失信于人。從此以后,天下崇德之心漸失,是以周歷王以殺止謗,周幽王為討美人一笑,用烽火戲弄諸侯,其德更失,待周平王東遷后,與鄭國交質,致使王位降格,周桓王伐鄭,被祝聃射肩。王威更無,待魯桓公謀殺其兄,不向周桓王請封而自立,周王再無天子之威。春秋五霸混戰,三家分晉,戰國七雄并立,田氏代齊,周王竟全都冊封,以天子之名,而事強者,從此禮崩樂壞,為秦取而代之。秦有天下,而以威代德,刑法過重,民眾遂反,天下大亂,生靈涂炭。漢高祖斬白蛇而起,奉黃老思想,無為而治,雖有文景之治,也有綠林、赤眉之亂。由此來看,天下蒼生,遇明君得以生息,遇昏君則苦痛不堪。是以欲想惠德于天下,則不可將此寄于天子一人之身。天下仍天下人共有之,吾念于此,奉太平真君之命,特創太平圣教,以行大順之道,救世賑民,實現天下太平。二位俱是不世之才,且均是善良之輩,如若愿入我教,貧道愿以副教主之位相贈,共謀天下太平。”說到此處,天公真人激動之情,溢于言表,起身向張金二人施禮,表情也是甚為誠懇。
“多謝真人高看我等,小道有一事不明,還需請教。”
“但說無妨。”
“請問真人,你所創之教,行大順之道,不知何為大順之道,為何行此道能致天下太平?”
“哈哈哈哈”。天公真人笑道:“吾自嶗山修行,日夜苦思何以能致天下太平,始終不得其解,直到一日我見一螞蟻外出覓食,方才悟得大順之道。”
“螞蟻?”張道陵與金蟬同時問道。
“不錯,那螞蟻自得一米粒后,并不先食,而是奮力將其運回蟻窩。但因其體小力薄,行至半途,無力再運,遂又回窩搬取救兵。待眾蟻來后,沒有一個乘機吃口米粒,仍是奮力將米粒運回。我見此景,不禁來了興趣,更加細心觀察。又見眾蟻圍攻一螞蚱。螞蚱對人來說,不過一小蟲兒,但對螞蟻來說,卻是龐然大物。螞蚱身邊,已有數十只死蟻,但眾蟻仍是前赴后繼,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蚱全身,眾蟻協同作戰,最終打敗了螞蚱,將其分成數十份,帶回了窩中。這螞蟻雖小,卻是有仁有義,有勇有謀,讓人佩服。經我多次觀察,終于明白何以螞蟻雖小,也能在這世間存立。那就是只要是蟻中的規矩,皆是上下順服,分工有序,共采共用。眾蟻外出覓食,無論是誰找到食物,均不偷吃,不獨享,而是費盡千辛萬苦,也要帶回來與眾蟻分享。在家看管幼蟻者,對待眾幼蟻,也是無論是否親生,都一律認真養護。眾兵蟻則一心保衛蟻窩安全,面對危險個個奮不顧身。那蟻后雖是高高在上,得享眾蟻供奉,但卻為終其一生,為眾蟻養育后代。若是人間也如螞蟻那樣,制定下教規約束,則世間那里還有不平之事啊!”
張道陵和金蟬聽他如此一說,竟然聽得也是有些道理,一時間不禁點頭。
天公真人見他二人均是面色肅穆,不住點頭,顯然對自己所說,表示贊同。心中大喜,暗道今日若能將這二人收為已用,不但少了兩個強敵,又能增加我太平教的實力,何愁大事不成。
正在此時,張道陵懷中的那只小白耗子卻露出頭來,說道:“不對不對,你說的不對,事情不是你說的那樣。”
天公真人不成想小黑竟然會說話,而且是一副反對的模樣,不由地氣極反笑,問道:“想不到你竟然會說話?”
張道陵低頭對小黑道:“小黑,不得亂說話,你忘了我的要求了嗎?”
小黑仰起小腦袋,對張道陵道:“張大哥,金蟬大哥,你們別聽他說的,事情不是這個樣子的。”
“噢,是嗎?想不到你這小東西,不但會隱身,還會人言,看來是也是修煉多年的鼠精啊。”天公真人盯著小黑道。
張道陵忙道:“天公真人,此鼠非是鼠精。她不過是習得人言,又無意中吃了顆隱身草。而且她為救金蟬,舍生忘死,其大仁大勇,我等人類也是自嘆不如。”
“哦。是這樣子,難怪那姑娘寧自己受傷,也要冒天雷之擊救它。呵呵,小東西,我來問你,我說的那里不對?”
“哼,我曾與螞蟻會過話,是它們告訴我的。它們的生活,根本不是你說的那個樣子。”
“哈哈,螞蟻連聲音都發不出來,如何能與你對話?”
“哼,我說你這就不懂了吧。還不懂裝懂。”
“小黑,不得無禮。”金蟬在一旁說道。
天公真人一擺手,道:“它仍是只小耗子,不用講禮儀。你能說人言,自然也有目光獨道之處,貧道愿聞其詳。”
小黑見天公真人竟然親自向她請教,得意地望了張道陵一眼,伸出自己的小尾巴,用尾巴尖對著眾人晃了晃,得意地道:“那些螞蟻雖不能出聲交談,可是卻是通過它們的觸角發出不同的信息,如同打手勢一般,來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我嘛,也是用我這尾巴尖上的兩根細毛,來和它們交流的。”
“噢,有道理。請繼續講。”人公真人道。
小黑見眾人均是認真聽她講話,更加得意,繼續道:“我們耗子向來是打洞鉆洞,經常與蟻窩為鄰。我記得曾經有一只小螞蟻,在外面受傷,被我送回了窩中。從此我們交上了好朋友,我又通過這尾巴尖上的兩根細毛,和那只小螞蟻進行交流,終于學會了它們的啞語,是它,告訴了我螞蟻的秘密。”
“什么秘密?”張道陵和金蟬同時問道。
“哎,你們注意過螞蟻的身體形狀沒,是不是頭大,胸大、腹大,但胸腹之間,卻是狹窄的腰部相連。”
“不錯。正是。”張道陵回道。
“這就是了,據那只小螞蟻道:因為它們的牙齒生來,就只是能咬住食物,不能像我們,能用牙齒將食物咀嚼碎后咽進去。就是有小點的食物,能咽進口中,但因腰部太細,到不了腹部。螞蟻吃了這種食物,不但不能充饑,還會被食物噎死。所以在外面的螞蟻,無論是誰,在得到食物后,也只能運回到窩里。”
“阿彌陀佛,那螞蟻是靠吃什么才能活呀。”金蟬聽了,有些擔憂地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