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問青紅便用刑-《百度西游》
第(1/3)頁
第37章 不問青紅便用刑
洛陽縣衙大堂矗立在青色條磚砌成臺基之上,五間面闊,堂頂為硬山式,單檐飛椽自堂頂延伸到滴水檐前,檐下掛有橫匾,上書“為善堂”,一條青石路筆直地通向儀門,那儀門乃是這衙門的第二道門。
說是儀門,卻有三扇門,只是中間這道門平常是關著的,只有新官到任,或迎接上級官員才能開啟,普通人出入只走東邊的便門。因為這便門也有不同的說法,東門俗稱“生門”,西門俗稱“死門”,只有被判死刑的囚犯才被從這個門推出,而今天洛陽縣令卻讓金蟬從西門入,雖不知他是何用意,但也算是開了自有衙門以來的第一遭了。
劉頭等人聽了師爺所令,應了一聲“諾”,劉頭當先一抖鐵鏈,將金蟬帶了個趔趄,喝道:“給我走,上堂。”
金蟬默認不語,只是低著頭前行,任由眾人喝叱。來到儀門前,師爺又與劉頭耳語了幾句,那劉頭一怔,隨即又似明白的樣子,一腳踹開西門,鏈子一拽,將金蟬從西門推了進去,他卻飛也似地松開手,從東門跑過來,又將鐵鏈子抓住,像牽狗一樣將金蟬牽到大堂下。
眾人群一起涌進來到大堂下,個個手中提著一個木桶,摒氣凝神地盯著金蟬。一名衙役掩著鼻子來到堂前,在一面鼓上連擊三聲,兩列衙役齊聲悶聲道:“威…、武…”,洛陽縣令縣太爺穿戴整齊,面色凝重地來到案前坐下,又看了眼師爺,師爺點頭示意已按吩咐準備齊了,這才將驚堂木在案面上重重一拍,喝到:“來呀,帶案犯。”
下面公差答應,由劉頭將金蟬帶上,兩旁衙役,又是一齊呼堂施威,只是這聲音,比起往常,要悶啞了許多。
金蟬來到堂前,并不下跪。洛陽縣令大怒,罵聲:“妖僧,你休得囂張。哼!你敢到本衙撒野,本官一身正氣,豈怕你的妖法,若不快快從實招來,本官必讓你知道王法的厲害!”
金蟬心中憤憤不平,昂首道:“小僧乃山西大靈鳩寺修行和尚,法名金蟬,一向依我佛如來戒規行事,且謹守我朝規法,我親自到衙門報案,不知為何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用糞水潑我?你們如此待我,我錯在那了?是兇僧,小僧不明,但請大人示下。”
洛陽縣令向來察言觀色,見金蟬一派不忿之氣,心下也是頗有疑慮,但聞得他身上之氣味,令人欲嘔,火氣頓生,于是用手一拍,道:“本官只問你一事,昨天傍晚,可是你將那些辦案差人一并用妖法殺死的嗎?”
金蟬一笑,道:“我佛祖門下弟子,只修慈悲之法,那里會什么妖術,我若是會那些法術,又焉能受如此之辱,請大人明察。”他畢竟年少,今日受了如此對待,心里有氣,是以說話也是軟中帶硬,分寸不讓。
那洛陽縣令聽了不怒反笑,道:“自古來向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里是天子腳下,神佛俱在,那容得你等邪魔歪道,便是本老爺我一身正氣,也壓得你這小妖僧。你且將到洛陽都城來,所作所為,一一講清,若是從中有所欺瞞,本大人定不輕饒。”
金蟬聽了,微嘆了口氣,心中隱隱地感覺那怪道人所說的竟然有些道理,但他一想此來是要救王長、趙升以及諸僧人,于是定了定神,將這此日來經過,從到白馬寺求經,到齊云塔掃塔,及被太后賞賜佛珠手鏈,再到大將軍府為“豹子規”一事求見大將軍,并在將軍府為將軍夫人譯經,最后在回寺路上被眾官差抓拿,這時來了個穿黑衣的道人,將眾人殺死,因要問自己的佛珠手鏈從何而來,才沒有殺死自己和二位賣藝人,只是將他們迷昏,自己醒來時已身處北邙,不見了太后所賜手鏈諸事一一道來,其中只是省去了墓中之事。
洛陽縣令聽金蟬所說的一一合扣,知他所言不假,又聽得他就是到將軍府告“豹子規”之人,更是惱怒。心中暗道你這小和尚不好好念經,卻來多管閑事,縱是你曾得過陛下、太后的賞賜,又為大將軍夫人譯過經,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嗎?此事已驚動朝野,卻不見哪個人出來為你說情。看來塔倒一事,少不得要由你來頂罪了。哼哼,縱然殺人果真是那黑衣道人所為,可是查辦塔倒事,只憑你這幾句話,不給你來點顏色,如果能消得了天子之怒,本官又如何交得了差。
洛陽縣令想到這里,冷笑道:“天底下哪有搶人錢財,卻不殺本主,反殺無辜之人的道理,你這小和尚說話不嚴不實,看來要讓你知道官法的歷害才行。要知道人心似鐵非似鐵,官法如爐真如爐,本官今日就要讓你嘗嘗官法,好說出實話!”當下將驚堂木一拍,喝道,“來人呀,給我重打三十大板!”
眾差人見金蟬這小和尚進了大堂,竟然毫無懼意,反而與大人分辯,一改往日那些殺人放火的兇犯到了大堂就屁滾尿流的樣子,不由地對這小和尚又生出些懼意了。現在一聽大人讓動手行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是沒敢像往常那樣一擁而上。
只有那劉頭是個粗人,他領功心切,見眾人膽子,大喝一聲,上前就是一腳,一下子將金蟬踢倒在地,這才有兩個大膽的衙役跟著上來褪去金蟬下衣,又過來兩個差人輪著板子打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