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章 眾僧濟濟,誰解佛經佛法-《百度西游》


    第(1/3)頁

    第14章    眾僧濟濟,誰解佛經佛法

    金蟬掃塔這兩日,白馬寺那邊也是熱鬧非常。白馬寺監寺悟嚴早已命人將寺中的藏經閣騰挪出來,收拾的干干凈凈,又從寺中選了三十名年長和尚,由藏經院的主事帶著,日夜念經誦咒,以做法會之用。

    到了七月三十,寺里寺外全都收拾的干干凈凈,各色物品,皆準備齊全,最后又由方丈帶著人檢查了一遍,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

    一切妥當,全寺人靜候朝廷來人。果然一早起,就有朝廷派了一名太監出來先看方向,把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講話,何處退息又全部都記了下去,又有朝中大小官員,陪著內府太監等,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四處設置關防,擋圍,指示寺里人員何處退,何處迎,何處進膳,何處開法事,種種儀注不一,外面又有洛陽府尹等地方工部官員派人打掃街道,戒嚴看守并攆逐閑人。

    至八月初一清晨,全寺自方丈以下,個個穿戴袈裟,在寺外白馬像處排列整齊,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悄無人咳嗽侯著。

    金蟬因是唯一在此掛單和尚,也被悟塵安排弘云給他準備了一套新袈裟,令他隨弘云一道站在歡迎隊伍里,只是站在隊伍最后一等,二鼠得金蟬再三囑咐,只可隱在暗處觀看,不可出來生事。

    眾人從早上七點只等候到九點,忽聽外邊馬跑之聲.一隊人馬自東而來,當前有十來個太監帶頭,門前與方丈在一起的太監會意,說道是“來了,來了“,于是各人按方向靜悄悄的站好。

    過了一頓飯功夫,見一對紅衣太監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外,便垂手面西站住.隨后又是一對,亦是如此.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得隱隱細樂之聲。

    隨后有太監列隊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一隊隊后,當前是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盤龍輦,后面跟著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緩緩行來。

    當朝皇帝安帝早朝畢后,親率文武多官,陪著當朝鄧太后,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白馬寺來拈香。

    方丈等人見狀一起跪倒接駕,待那鳳輦龍車來到寺門,有執拂太監跪請漢安帝、太后下輿。寶羅蓋中,一隊宮女、大監簇擁著兩個身著黃袍的人出來,在方丈等引領進寺。

    漢安帝陪著太后,先到了大雄寶殿,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三匝已畢,又參觀了各佛殿,一一拈香拜佛后,一同來到白馬寺藏經閣休息,這里當年是漢明帝乘涼所在,取名清涼閣,因賜了白馬寺后改作藏經閣。

    這里前臺高大,前面的場院又極寬闊,現被白馬寺將這里做了法事道場。金蟬等也隨著隊伍,來到道場中侯著。那三十名年長長老,與監寺悟嚴諸人,皆環列清涼臺臺上,靜侯著。只方丈和監寺二人,得上閣上禪堂,陪著漢安帝與太后說話。

    金蟬抬頭偷眼觀看,眼前果然好座道場,但見:幢幡飄舞,寶蓋飛輝,當中世尊金象立在中貌臻臻,羅漢玉容威烈烈。瓶插仙花,爐焚檀降。瓶插仙花,錦樹輝輝漫寶剎;爐焚檀降。香云靄靄透清霄。時新果品砌朱盤,奇樣糖酥堆彩案。

    過不多時,那漢安帝由方丈陪著出來,坐在閣前臺上的寶羅蓋下。眾人偷著望去,遠遠看得那漢安帝年齡不大,似有十六七歲的樣子,左右各有數十名太監站立兩。白馬寺則僧人則分成兩排,分列臺東西兩側。

    漢安帝身后還有一寶羅蓋,蓋下由珠簾遮掩,似坐有一人。只見那悟塵忙上前獻上一金色布帛似的榜文,方丈接了,獻與與漢安帝看。

    那漢安帝看了看,又轉身遞與身后之人,過了一會,有太監示意可以開始。

    只聽得閣上眾僧一同誦起曰:“至德渺茫,清凈靈通,周流三界。千變萬化,統攝陰陽。體用真常,無窮極矣。觀彼孤魂,深宜哀愍。此奉皇帝圣命,選集諸僧,參禪講法。大開方便門庭,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疴六趣。引歸真路,普玩鴻蒙;動止無為,混成純素。仗此良因,邀賞清都絳闕;乘吾勝會,脫離地獄凡籠。早登極樂任逍遙,來往西方隨自在。無邊妙法宣,無際天恩沐。冤孽盡消除,孤魂皆出獄。愿保我邦家,清平萬年福。”

    眾僧誦畢,只聽一太監聲音說道:“汝等秉立丹衷,福有所歸,太后與陛下重賞每人秋冬僧衣僧袍及袈裟各一件,臺前眾僧,賞僧衣僧袍各一伯,望切休怠慢佛事。”

    臺上臺下眾僧聽了,一齊頓首稱謝。

    方丈與監寺悟嚴見此情景,只道今日事到此刻,只須一會再陪安帝與太后進去喝口茶,聊會天,這準備了大半年的法會,就可結束了。

    太監說完話后,眾人就等安帝下旨,即可三呼萬歲告退時,卻見那安帝回頭,對寶羅蓋下的一人說了些什么,眾人也聽不清,卻見站在附近的方丈與監寺悟嚴臉色大變,一副惶恐的樣子。

    原來方丈與監寺悟嚴聽得清楚,安帝回頭對寶羅蓋下一人道:“母后,孩兒自到這寺里來,見此寺一草一木,無不是在先太皇的關照下蓋的,先帝也曾多次到此寺拜佛聽法,可見我朝對此寺隆恩深厚,為不使該寺眾僧因皇恩沐浴,負了先帝苦心,今日孩兒想考考他們,一來查一下眾僧是否一心事佛,二來也想求解下近來孩兒讀佛經時的不解。”

    只聽那太后笑道:“陛下有此心意,難能可貴,有何不可。”

    安帝得太后同意,回身對方丈說道:“當年先帝贈與你們經書,你們可都熟讀記熟了?”

    方丈忙躬身回道:“我等蒙圣恩,日夜誦讀佛經,凡入藏經堂諸僧,皆已熟記佛經,堂前僧人,因有雜務,或有年少初來者,雖不能與藏經堂諸僧相比,但也是日夜勤作功課,不敢怠慢佛事。”

    安帝聞聽笑道:“既是如此,悟能法師,朕今日考你寺眾僧一考了。”

    方丈忙又躬身道:“謹遵陛下旨意。”

    安帝點點頭,一招手,立刻過來一太監,安帝對他低聲說了幾句,那太監又取來筆與墨,在一張絲帛寫了起來。寫好后,又有一太監接過來朗聲誦道:“陛下見汝等佛法精深,深感心慰,但白馬寺仍佛門圣地,又是朝廷欽點御寺,當為天下僧人表率,今奉皇恩,出上三題,凡答對者有重獎,欽賜。”

    那太監緩了緩又道:“第一題,眾僧中,誰能誦《四十二章經》之第四十二章?”

    聞聽此題,站在臺上的方丈和監寺二人對望一眼,均是心下稍慰,心想幸有準備,于是將眼向藏經堂眾僧望去,只見里面走出一人,正是悟塵,只見他先對著臺上施了禮,便合什念道:“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盤,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太仓市| 突泉县| 阿图什市| 丰宁| 景东| 彰武县| 舟曲县| 柳河县| 资中县| 吉安县| 皮山县| 台湾省| 锡林郭勒盟| 五原县| 梁山县| 伊川县| 葵青区| 香河县| 永德县| 湾仔区| 九龙城区| 乌海市| 木兰县| 武陟县| 台东市| 罗平县| 泗水县| 昌邑市| 泽库县| 正镶白旗| 江川县| 黔江区| 平阴县| 宜都市| 佛教| 和顺县| 龙岩市| 修武县| 云林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