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腹有經書氣自華-《百度西游》
第(1/3)頁
第3章 腹有經書氣自華
冀州、青龍山、延古寺。
夏末的傍晚,當夕陽紅的已經不能再紅的時候,便一頭隱去到西邊的云彩中去,除了西邊天際被映得通紅外,別處的天空,卻變得愈加青白了。
暮鐘聲響,延古寺和尚們做完一天的功課,聽到鐘聲,一起便起身奔向香積廚(也就是俗稱的食堂)而來。此時自白馬送經而來,已有六十余年,佛教在南贍部洲初興,至此時全國已有三十六寺建成,而這延古寺,乃是以洛陽為中心最北之寺,遠處于燕趙極北之地。
主持方丈為悟遠禪師,他一心向佛,為普渡眾生,傳播佛法,在佛前發下愿,要到偏僻之地來傳法。是以不遠千里,自清涼山大孚靈鷲寺北來。他到冀州后,見此地山青水秀,民風樸實,遂選址青龍山駐錫,建延古寺,收僧傳法。
只可惜此地人稀,當地人習文者少,延古寺所收僧徒,大多難懂佛法,更有一小部分就是為了混飽肚子而來。是以每當鐘聲一響,眾僧人們立馬放下手中功課,齊刷刷來到了香積廚門口,按輩分站好后,便依次進入準備吃飯,渾不知有倆只耗子早已吃完,正獨享這飯后清福。
生長在這里的兩只小耗子,長得甚是奇特,一只生渾身雪白,名喚小白,另一只雖也全身雪白,但腦門及尾梢處卻微有些黑毛,故此名叫小黑,小白居長,因都是母鼠,故此也姐妹相稱。
這二鼠壽已有五六年了,自生來便在這里生活,因日日聽和尚們誦經久了,竟也多了些靈氣,頭腦里有了思想,還學會了說人話,但是道行太淺,仍是個只會乘機偷油吃的小耗子罷了。
這天傍晚,她們倆正躲在香積廚中的洞穴口處,心滿意足地看著和尚們吃她們早已嘗過的飯菜,聽著他們有的低聲埋怨大師傅的菜太清湯了,有的叨咕怎么菜里的好東西越來越少,莫不是被誰先挑了去吧?
眾僧正憤憤不平問,忽聽一個沙啞的聲音說道:“你們別挑毛病了,快點吃吧!一會又來了個落腳混飯的。”
眾和尚們聽了忙問道:“虛珈師兄,哪來的,什么樣的和尚?”
只聽那長得又肥又高的虛珈和尚說道:“據說是從清涼山大孚靈鷲寺來的,法號金蟬,是方丈的師侄,他為何到咱們這掛單,我也不清楚,諾,這不,來了么。”
眾人依言回首望去,就連小白和小黑都禁不住好奇,悄悄地從洞中偷偷向外張望,只見一個身穿麻布僧衣小和尚緩步,手持一土缽,雖是粗衣麻褂,風塵仆仆,但仍不掩其目秀眉清,唇紅齒白。他年紀也就十五六歲,臉上猶有稚氣,卻仍讓人感覺長得豐姿英爽,俊俏可人。眾和尚見來人如此風采,不禁自形慚愧,便有些妒意,竟不再言語,只是吃將起來。
金蟬舉步走了進來,見眾僧低頭吃飯,忙低身合什,向眾人施了一禮,見無人理睬,又向四周看了看,便默默來到餐桌旁,見桌上飯菜所剩無幾,只是一個大木桶中尚有許稀粥,便輕輕地用勺子舀起,倒入缽中,又對著飯誦起經來,誦完后,這才靜靜地吃了起來。
眾僧見他如此,竟覺無趣,言語也少了,一個個吃完就先后走了,此時的香積廚比起平時竟然冷靜了許多。
待金蟬吃完,房內已是人去飯空,只剩下地面一片狼藉。便從門角處尋來掃帚等物,收拾起殘局來。那做飯的伙食和尚見他如此,樂得自己清閑,竟也進了內室,臉上神色,竟是一切都理所當然起來。金蟬收拾完香積廚后,便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小廂房中,坐下來默念經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河东区|
景德镇市|
云浮市|
常州市|
二手房|
玛沁县|
湘潭县|
古田县|
南开区|
嘉鱼县|
育儿|
洪湖市|
昌吉市|
宁都县|
萨迦县|
威海市|
尼玛县|
辉南县|
思南县|
赤城县|
珠海市|
随州市|
天津市|
富锦市|
宜都市|
新田县|
景洪市|
达拉特旗|
罗平县|
台湾省|
丘北县|
海兴县|
西贡区|
喀喇沁旗|
龙南县|
南汇区|
井研县|
东莞市|
枣阳市|
阳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