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人,跟王博和顧言的師傅老劉不是同一個人,修復水平不相上下,但照比那個老劉還是要差一點。 “我聽老李說了,我病了,不代表我不能干活了。把那幅《千里江山圖》取回來吧,還有你們剛才說的那幅人物畫,都交給我,我來修復。這是國寶,真要出了岔子可如何得了?!” “老劉,你……你不是在醫院……” “老楊,出了事別說你擔不起,就是我們在座各位,有誰能擔得起?你放心,我這有藥盯著,誤不了事。” 楊院長嘆了口氣道。 “晚了,老劉,來不及了。” “《千里江山圖》他已經開始修復了。至于剛才說的那幅明朝仇英的《人物故事圖冊》也已經派人送去了。” “老楊,你……你這是在玩火!” “老劉,你年紀大了,身體也需要休養,還是多給年輕人點機會,我家里還有事,我先走了!” 楊院長找了個借口起身就走。 老劉氣得臉色發青,“老楊,你這么做遲早會后悔的!” 楊院長就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地走了。 “劉師傅,你也別生氣了,楊院長一直都是這個脾氣,認準的事就……”那位女士上前勸道。 老劉對身后的年輕人說道,“兒子,咱們現在就去洛城!” …… 簡簡單單做了點晚飯。 吃罷,趙磊便開始專心鼓搗顏料。 “顏料的做法其實不難,就是把大石塊敲成小石塊,再弄成碎石塊,最后搗成粉末,再進行研磨。” “難就難在調配這個環節,每一種原料的比例必須精準控制,要不然出來的顏色就很難對得上。” 他又看看松木熏墨,“還成,不過還沒到時候,明天就可以做墨錠了。” 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趙磊都親眼過目,親手比對,有能力有自信是一方面,這畢竟是國寶,容不得半點差池。 從晚飯后,一直忙乎到11點左右,才算是把孔雀石的粉末弄好了。 明天就是要篩粉過色,調配原料。 雖然大部分的活都是趙磊親手來做,但他們三個一直給打下手,不肯回去。 這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就算讓他們通宵熬夜,也十分樂意。 “好了,今天就到這吧。” 他們三個回大壯叔家睡覺,趙磊將東西簡單收拾一下,也洗簌休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