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張家灣之戰-《末代錦衣衛指揮使》
第(2/3)頁
完成了第一輪炮擊的炮手們開始裝填臼炮,炮手們用濕拖把清理炮膛的同時,也給炮膛降溫,然后用干拖把把炮膛內的水給擦干,再把定裝藥包從炮口塞進去,塞進藥室內,然后兩名炮手抬起一枚沉重的炮彈,放入炮膛內。
裝填好了炮彈后,一名炮手把一個尖錐從炮門刺入,刺破了里面的藥包,再插入藥捻子,這就完成了全部的裝填。
完成裝填的炮手們點燃了火炮,臼炮再次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一枚枚炮彈騰空而起,朝著張家灣要塞頭頂狠狠地砸了下去。
河面上的炮擊艦開炮的同時,岸上炮兵的十二磅野戰炮也紛紛吐出火舌,呼嘯的炮彈朝著已經出現裂痕的張家灣要塞城墻上呼嘯而去。
炮彈不斷擊中了張家灣要塞的城墻,城墻上面的石頭紛紛碎裂,城墻面上的裂痕越來越大。炮擊從中午一直持續到晚上,除了給炮膛內灌水降溫的時間外,炮擊就一直沒有停止下來過。
一百二十磅臼炮每發射五到六發炮彈,就要停歇下來,炮手們往炮膛內倒入水,給炮膛來一次比較長時間的降溫,等到炮管冷卻下來,再抬起炮尾,把水倒出去,然后用干拖把擦干里面的水。相比起鐵制的臼炮來,陸軍的銅炮降溫就簡單多了。
銅的導熱性好,炮管發熱之后,炮手們直接往炮管上面澆水,很快就把炮膛溫度降低了,然后就能重新裝填,再次發起炮擊。
入夜之后,明軍連夜炮擊張家灣要塞,炮聲響徹了一夜,整個晚上都沒有停息過。第二天一整天時間,明軍的炮擊一直沒有停息下來過,又是一天過去了,入夜后,明軍仍然在持續炮擊。
炮擊到第三日早上八點半的時候,張家灣要塞上突然騰起了巨大的煙塵,遭受了五十四個小時炮擊的張家灣要塞城墻終于支撐不住了,在煙塵中轟然倒塌。
“殺!”趙鵬拔出寶劍,朝著已經倒塌的張家灣要塞城墻方向一指。
大群的步兵方陣在鼓點聲中,邁著整齊的步伐,一步一步朝著已經倒塌的張家灣要塞走去。
要塞被轟塌了,城內的綠營清軍已經完全喪失了斗志,紛紛逃離要塞,朝著燕京方向逃竄而去。清軍將領遏必隆根本就無法阻止綠營軍敗退的腳步,只能帶著自己的貼身戈什哈,騎著馬飛快地逃離了戰場,通過八里橋逃回了燕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台湾省|
苏尼特左旗|
博罗县|
锦屏县|
万山特区|
威信县|
屯昌县|
舟曲县|
台前县|
大邑县|
康平县|
阳山县|
临西县|
孝感市|
东山县|
五莲县|
通化市|
易门县|
东光县|
开江县|
介休市|
红安县|
深圳市|
隆子县|
北川|
平遥县|
长治市|
惠安县|
浠水县|
桦南县|
涿州市|
枣强县|
大余县|
巴里|
怀远县|
砀山县|
庆元县|
彭州市|
蒲江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