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鵬帶著錦衣衛(wèi)走下了船,朝著朝天門走去。 城門口的大西軍士兵把趙鵬和錦衣衛(wèi)們迎進了城來,朝天門位于嘉陵江和長江的交界處,宋朝的時候朝廷的圣旨都是走長江進入重慶,在朝天門碼頭停靠,圣旨送到重慶,所以稱之為朝天門。 趙鵬走進朝天門內(nèi),就看到從上面臺階上走下來的李定國等人。他之前在南京的時候,各國使節(jié)來京朝貢,就見過李定國,那時候還叫張定國,歷史小白趙鵬當時不知道張定國就是李定國,直到前一段時間張獻忠陣亡了,張定國改回本姓李定國,他才知道這件事。 趙鵬見到李定國走下來,走上前笑著道:“寧宇啊,上次南京你我一別,轉(zhuǎn)眼一年有余了,時過境遷啊,沒想到闖王竟已敗亡,唇亡齒寒,闖王敗亡,建奴趁機攻入四川,大王也敗了。當年本候早就說了,大順與大西唇亡齒寒。大順若是敗了,大西難以獨活啊。” 李定國感慨一聲:“可惜義父不聽某勸阻,就相信大哥的,大哥阻止義父出兵。唉,都怪小將我無能啊,不能力排眾議,勸說義父出兵協(xié)助大順,否則義父也不會有今日之難。” 說著,李定國的眼睛紅了,流下眼淚。他自幼父母雙亡,就剩下他一個孤兒,差點餓死在路邊,后來遇上張獻忠,被張獻忠收為義子,這才活了下來。對李定國來講,張獻忠不僅是義父,而且是救命恩人。他只恨自己比不上孫可望,所以才沒能救下義父。 李定國比孫可望可是有情義多了,義父的遺囑,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執(zhí)行,為此,李定國同孫可望分道揚鑣。 趙鵬道:“既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那就應該想辦法為大王報仇!如今韃子勢大,陛下令我來找各位合作,只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定能消滅韃子,為大王報仇雪恨!” “為大王報仇!” “為大王報仇!” 大西軍將士們紛紛齊聲高呼。 “忠勇候,請!”李定國招呼趙鵬跟自己到山上的軍營去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