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75章 招安李定國-《末代錦衣衛(wèi)指揮使》


    第(2/3)頁

    一般的幾十噸級、一百多噸的船舶,可以用纖繩拉船進川??墒窍窆骷夁@樣的大船,    想要拉動她們不知道需要多少人,    所以公主級這種船以當年的技術(shù)水平無法進入重慶的。飛剪船十日風帆的力量十分強大,    可是推力還是抵消不了逆流行船的阻力。

    直到后來,隨著機器的誕生,出現(xiàn)了輪船,千噸級的船舶才能進入重慶;再后來,三峽工程建成后,萬噸巨輪才能進入重慶。

    船隊過了夷陵(今宜昌),再往上游走就進入三峽了。

    黃褐色的江水變成了淡綠色,江面變得狹窄了,兩邊的平原也逐漸變成山地。船逆流而上,航行速度越來越慢,槳帆船的水手們拼命劃著槳,船還是龜速前進。

    隨著船繼續(xù)急流而上,水流也越來越急,到了后面,僅僅依靠風帆和船槳已經(jīng)無法前進了,因此趙鵬讓船暫時停泊在岸邊,讓船上的輔兵們下船,在錦衣衛(wèi)的指揮下拉船前進。

    其中有錦衣衛(wèi)本來就是運河纖夫出身,知道如何指揮纖夫拉船。纖夫出身的錦衣衛(wèi)吆喝著口號,輔兵們伴隨著錦衣衛(wèi)的口要,一步一步齊心協(xié)力拉著船逆流而上。

    拉船需要齊心協(xié)力,否則大家的力量不協(xié)調(diào),就很難拉動船。

    上萬名輔兵拉著幾百艘船通過三峽的景象,可以說是十分壯觀。在后世,輪船出現(xiàn)之后,這樣的景象就再也沒有見到了,有了柴油機,誰還會用人力拉船?直接柴油機驅(qū)動輪船多好?

    船隊在水流湍急的三峽之中艱難地航行,緩緩逆流而上。但是說實話,這一段江面,確實是風景秀麗,此地風景無限好,只是航行太過于艱難了。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進入四川,其實走水路還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比起從漢中、云南、貴州等地的陸路入川,長江水路是方便多了。雖然拉船前進速度不比步行快,但是運輸量大,而且也不是所有河段都要拉船前進的,有些河段可以用槳帆航行,速度比陸路要快得多了。而出川的話,直接順流而下就好了,十分方便。

    船隊終于通過了三峽,前面就是山城了。

    重慶,李定國坐在中軍大帳中,這時候他和孫可望、艾能奇分道揚鑣了,孫可望和艾能奇帶著大部分兵馬離開四川,往云南進軍,而劉文秀和馮雙禮跟著李定國留在重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岐山县| 察哈| 耒阳市| 永吉县| 嘉兴市| 沽源县| 保山市| 富阳市| 沙雅县| 蒙山县| 双鸭山市| 额尔古纳市| 延长县| 夏津县| 伊通| 濮阳县| 万盛区| 修水县| 望都县| 洪泽县| 嘉鱼县| 奎屯市| 突泉县| 灵璧县| 紫金县| 辽源市| 睢宁县| 金溪县| 建阳市| 嘉鱼县| 中方县| 绩溪县| 崇明县| 武乡县| 抚顺市| 枣强县| 读书| 莎车县| 贺兰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