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岳樂哼了一聲,轉頭叫來了朝鮮軍摻將鄭國翰:“鄭將軍,你火速命令步兵攻擊!” 朝鮮參將和大明參將不一樣,大明的參將是正三品,而朝鮮參將是正二品,相當于大明總兵。朝鮮參將上面有大將,為正一品。 鄭國翰麾下有戰(zhàn)兵一萬五千余人,輔兵民壯兩萬余人,都是很好的炮灰。 “喳!”鄭國翰跪在地上,打了個千。雖然他不愿意自己的麾下去白白送死,可是他根本就不敢違抗大清貝勒的命令。 清軍大營,營門大開,黑壓壓的朝鮮兵從大營內涌出,前面是輔兵和民壯推著盾車,后面緊跟著弓箭手和鳥銃手,再后面是一隊隊刀牌手和長槍兵。 站在棱堡的炮臺上,朝著清軍方向放眼望去,只見黑壓壓的一大片清軍朝鮮兵,鋪天蓋地的,一眼望不到頭。戰(zhàn)鼓隆隆,號角長鳴,朝鮮人的攻勢看起來聲勢浩大,十分驚人。但其實他們后面,有一千余清軍八旗兵壓陣,其中滿洲八旗兵一百二十人,蒙古八旗兵三百人,八旗漢軍六百人。另外還有三千綠營兵跟在朝鮮人后面,他們既是督戰(zhàn)隊,又是遠程支援兵種。 盡管擔任督戰(zhàn)隊的八旗兵加上綠營兵也只有四千人,可是三萬多朝鮮人卻像是羔羊一樣,被清軍驅趕著上去當炮灰,沒有一名朝鮮人知道抵抗的。 其實說實話,如果三萬多朝鮮人抵抗的話,同四千清軍還是有一戰(zhàn)之力的,可是這些朝鮮人早就被大清威武天兵嚇破膽了。 既然不敢抵抗,那就當耗材去吧。 站在高處的趙鵬見到朝鮮人傾巢而出,他大喊了一聲:“建奴和棒子要上來了,炮營將士們,做好戰(zhàn)斗準備!” 這座大型棱堡上,一共有六處炮臺,最高點的中央炮臺,側面的兩座三教堡炮臺,正中間和兩翼的三座凹面堡炮臺。由于使用了新式火炮,這座大型棱堡同兩里外的另一座大型棱堡之間,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兩座大型棱堡相互支援,能給朝鮮人極大的殺傷。 趙鵬命令親兵向兩里外的棱堡放出了煙花信號,通知相鄰棱堡上的炮臺也做好戰(zhàn)斗準備。 第(2/3)頁